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薯芋类(块茎类)论文--其他论文

大薯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和类原球茎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31页
    1.1 大薯简介第11-12页
    1.2 薯蓣属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第12-28页
        1.2.1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13-18页
        1.2.2 薯蓣属转基因研究进展第18-28页
    1.3 研究思路第28-29页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1.5 技术路线第30-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41页
    2.1 植物材料和仪器第31-34页
        2.1.1 植物材料第31-32页
        2.1.2 仪器设备第32-33页
        2.1.3 AFLP中所用接头和引物的序列第33页
        2.1.4 质粒与农杆菌菌株第33-34页
    2.2 大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第34-35页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4页
        2.2.2 酶切连接第34页
        2.2.3 预扩增第34-35页
        2.2.4 特异性扩增第35页
        2.2.5 引物的筛选第35页
        2.2.6 统计分析第35页
    2.3 大薯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5-37页
        2.3.1 外植体的接种及无菌苗的获得第35页
        2.3.2 类原球茎的诱导第35-36页
        2.3.3 类原球茎的增殖第36-37页
        2.3.4 类原球茎的生长与生根第37页
        2.3.5 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增殖分化的验证第37页
        2.3.6 类原球茎植株的炼苗与移栽第37页
    2.4 大薯类原球茎的发育解剖学观察第37-38页
    2.5 大薯类原球茎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第38-39页
        2.5.1 类群原球茎遗传转化体系的正交试验设计第38页
        2.5.2 根癌农杆菌的活化及侵染第38-39页
        2.5.3 除根癌农杆菌第39页
        2.5.4 组织化学染色第39页
    2.6 遗传转化体系的验证-SikSAD基因转化大薯的研究第39-41页
        2.6.1 卡那霉素对大薯类原球茎诱导和增殖分化的影响第39页
        2.6.2 侵染与转化第39-40页
        2.6.3 PCR检测第40页
        2.6.4 半定量及定量PCR第40-4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1-71页
    3.1 大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第41-48页
        3.1.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1页
        3.1.2 大薯材料的AFLP扩增结果第41-43页
        3.1.3 不同引物组合的标记效率第43-44页
        3.1.4 大薯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4-48页
    3.2 大薯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8-58页
        3.2.1 不同生长物质组合培养基诱导类原球茎第48-50页
        3.2.2 不同生长物质组合培养基对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第50-53页
        3.2.3 类原球茎的生长与生根第53-54页
        3.2.4 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增殖分化的验证第54-56页
        3.2.5 类原球茎植株的炼苗与移栽第56-58页
    3.3 大薯类原球茎的发育解剖学观察第58-62页
    3.4 大薯类原球茎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第62-65页
        3.4.1 不同因素对大薯类原球茎遗传转化的影响第62-64页
        3.4.2 gus组织染色检测第64-65页
    3.5 遗传转化体系的验证-sikSAD基因转化大薯的研究第65-71页
        3.5.1 卡那霉素对大薯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第65-66页
        3.5.2 卡那霉素对大薯类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影响第66-67页
        3.5.3 农杆菌侵染后类原球茎的形态观察第67-68页
        3.5.4 PCR检测第68页
        3.5.5 半定量及定量PCR第68-71页
4 讨论第71-76页
    4.1 大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第71-72页
    4.2 大薯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第72-73页
    4.3 大薯类原球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第73-74页
    4.4 大薯类原球茎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第74-75页
    4.5 遗传转化体系的验证-sikSAD基因转化大薯的研究第75-76页
5 结论第76-77页
6 创新点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4页
缩略词表第94-95页
附录第95-9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96页
主持的研究课题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薯干旱胁迫相关HD-Zip转录因子的研究
下一篇:橡胶树白粉菌侵染生理响应及相关抗性基因表达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