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文章结构 | 第11-12页 |
| 1.4 数据来源 | 第12页 |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 第2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2.1 国内外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2.2 国内外关于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 第3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分析 | 第18-28页 |
| 3.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分析 | 第18-20页 |
| 3.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 第18页 |
| 3.1.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及特点分析 | 第18-19页 |
| 3.1.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 第19-20页 |
| 3.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研究 | 第20-28页 |
| 3.2.1 流动性动机研究 | 第20-22页 |
| 3.2.2 监管资本套利动机研究 | 第22-25页 |
| 3.2.3 融资成本动机研究 | 第25-26页 |
| 3.2.4 风险管理动机研究 | 第26页 |
| 3.2.5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总结 | 第26-28页 |
| 第4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 第28-39页 |
| 4.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一级市场研究 | 第28-34页 |
| 4.1.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 4.1.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量数据分析(截止2015年 6 月30日) | 第30页 |
| 4.1.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评级分类情况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 4.1.4 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存量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 4.1.5 一级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4.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研究 | 第34-39页 |
| 4.2.1 我国债券市场交易情况分析 | 第34页 |
| 4.2.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 | 第34-35页 |
| 4.2.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 4.2.4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情况分析——按评级情况统计 | 第36-37页 |
| 4.2.5 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第5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分析 | 第39-49页 |
| 5.1 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衡量标准 | 第39-41页 |
| 5.1.1 衡量流动性的意义分析 | 第39页 |
| 5.1.2 衡量流动性的方法分析 | 第39-40页 |
| 5.1.3 流动性的衡量指标的评价与分析 | 第40-41页 |
| 5.2 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衡量指标分析 | 第41-43页 |
| 5.2.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及时性指标分析 | 第41-42页 |
| 5.2.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深度指标分析 | 第42-43页 |
| 5.3 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模型分析 | 第43-46页 |
| 5.3.1 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说明 | 第43页 |
| 5.3.2 统计方法 | 第43-44页 |
| 5.3.3 回归结果 | 第44-46页 |
| 5.4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问题分析 | 第46-49页 |
| 5.4.1 信贷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分析 | 第46-47页 |
| 5.4.2 信贷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流动性困境 | 第47-49页 |
| 第6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建议 | 第49-52页 |
| 6.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建议 | 第49-50页 |
| 6.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发展建议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