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页 |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第17-19页 |
一、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17-18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模式的定义 | 第19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 第19-24页 |
一、统一监管 | 第20-21页 |
二、分层监管 | 第21-22页 |
三、其它监管模式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现状分析 | 第24-40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现状 | 第24-32页 |
一、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整体概况 | 第24-27页 |
二、当前农村各金融机构监管现状 | 第27-32页 |
第二节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一、监管权分配不合理 | 第32-33页 |
二、实际监管架构存在弊端 | 第33-34页 |
三、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四、非正规金融监管问题 | 第35-36页 |
五、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缺乏正确引导 | 第36-37页 |
六、农村金融系统存风险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实践的借鉴 | 第40-44页 |
第一节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实践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实践 | 第41页 |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实践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44-55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模式的构建 | 第44-47页 |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范围界定 | 第44-45页 |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的相关监管主体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模式的相关实证 | 第47-55页 |
一、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模型构建 | 第47-52页 |
二、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分层监管有效性的实例分析 | 第52-53页 |
三、结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5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一、加强并完善农村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 | 第55-56页 |
二、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进行重构 | 第56-57页 |
三、进一步弱化省级联社的监管职能 | 第57页 |
四、加强农村地区证券、保险行业服务及监管 | 第57-58页 |
五、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 | 第58-59页 |
六、适度进行农村利率自由化及非正规金融合法化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