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PCF及其非线性特性 | 第13-20页 |
1.2.1 PCF及其分类 | 第13-15页 |
1.2.2 PCF特性 | 第15-20页 |
1.3 高非线性PCF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基于PCF的孤子自频移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2页 |
第二章 PCF分析方法 | 第32-44页 |
2.1 PCF数值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2.2 有限元法分析PCF特性 | 第35-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第三章 高非线性宽带色散平坦的PCF研究 | 第44-68页 |
3.1 基于规则六边形空气孔分布的PCF | 第44-49页 |
3.2 PCF性能与其结构参数的关联 | 第49-53页 |
3.2.1 色散特性 | 第49-50页 |
3.2.2 非线性特性 | 第50-52页 |
3.2.3 品质因子 | 第52-53页 |
3.3 一种新型HN-BDF-PCF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 第53-58页 |
3.3.1 新型HN-BDF-PCF的基本结构 | 第53-54页 |
3.3.2 非线性系数 | 第54-55页 |
3.3.3 有效模场面积 | 第55-56页 |
3.3.4 色散性能 | 第56-58页 |
3.4 一种改进型的HN-BDF-PCF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 第58-63页 |
3.4.1 改进型HN-BDF-PCF的基本结构 | 第58-59页 |
3.4.2 非线性系数 | 第59-60页 |
3.4.3 有效模场面积 | 第60-62页 |
3.4.4 色散性能 | 第62-63页 |
3.5 所设计的两种PCF性能比较 | 第63-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第四章 PCF中超短脉冲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修订 | 第68-88页 |
4.1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第68-71页 |
4.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修订 | 第71-80页 |
4.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立叶解法 | 第80-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第五章 基于HN-BDF-PCF的RSSFS研究 | 第88-116页 |
5.1 RSSFS概述 | 第88-89页 |
5.2 新型HN-BDF-PCF中的RSSFS | 第89-105页 |
5.2.1 基于一种HN-BDF-PCF(F1)的RSSFS | 第89-97页 |
5.2.2 基于改进的HN-BDF-PCF(F2)的RSSFS | 第97-104页 |
5.2.3 F1和F2中的RSSFS性能比较 | 第104-105页 |
5.3 PCF亚波长尺寸产生的非线性对RSSFS影响 | 第105-112页 |
5.3.1 光纤结构及其光学参数 | 第106页 |
5.3.2 RSSFS的研究 | 第106-11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116-118页 |
6.1 论文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116-117页 |
6.2 论文不足及下一步计划 | 第117-118页 |
附录 缩略语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第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第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