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延安时期任弼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条件 | 第13-17页 |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客观条件 | 第13-15页 |
1.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13-14页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升华 | 第14页 |
3.延安相对安稳的政治局面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 第14-15页 |
(二)任弼时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15-16页 |
(三)任弼时具有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 | 第16页 |
(四)任弼时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 第16-17页 |
二、延安时期任弼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实践 | 第17-21页 |
(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加强思想教育 | 第17-18页 |
(二)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开展理论宣传 | 第18-20页 |
1.认真研读理论、翻译文献、撰写文章 | 第18页 |
2.发挥政治宣传组织机构和群众团体的作用 | 第18-19页 |
3.利用各种媒介,有效进行宣传教育 | 第19-20页 |
(三)加强组织教育,动员工农群众参与革命斗争 | 第20-21页 |
1.明确提出“组织教育千百万工农群众是党的重要工作”方针 | 第20页 |
2.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开展群众运动 | 第20页 |
3.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明确革命前进方向 | 第20-21页 |
三、延安时期任弼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特点 | 第21-22页 |
(一)以中国革命现实为出发点,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 第21页 |
(二)敢于与错误思想抗争到底,勇于改正错误 | 第21-22页 |
(三)善于向群众学习,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 | 第22页 |
四、延安时期任弼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贡献 | 第22-31页 |
(一)始终坚持和贯彻“布尔什维克化的真精神” | 第22-23页 |
(二)坚决拥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作出重要贡献 | 第23-26页 |
(三)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 第26页 |
(四)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 第26-31页 |
五、延安时期任弼时推动马克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思想与实践价值 | 第31-37页 |
(一)全面把握社会实情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 第31-32页 |
(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32-33页 |
(三)马克思主义者良好的个人素养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33-35页 |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