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构建磷、氮杂多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概述第9-11页
        1.1.1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概述第9页
        1.1.2 主要的偶极体系第9-11页
    1.2 3,4-膦二氢香豆素概念的提出及膦香豆素类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概述第11-13页
        1.2.1 3,4-膦二氢香豆素概念的提出第11-12页
        1.2.2 膦香豆素类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概述第12-13页
    1.3 吡咯里西啶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概述第13-15页
        1.3.1 吡咯里西啶类化合物的意义第13页
        1.3.2 吡咯里西啶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概述第13-15页
    1.4 吡唑啉酮化合物类的意义及合成概述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实验路线的设计第17-21页
    2.1 研究思路的提出第17-18页
    2.2 合成路线的设计第18-20页
        2.2.1 联二萘酚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及水杨醛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的合成设计第18页
        2.2.2 3,4-膦二氢香豆素素缀合吡咯里西啶化合物的合成设计第18-19页
        2.2.3 3,4-膦二氢香豆素素缀合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第19-20页
    2.3 实验室常用溶剂的前处理及常用仪器第20-21页
第三章 联二萘酚及水杨醛类化合物与乙烯基膦酰氯构建多反应中心化合物第21-31页
    3.1 S-联二萘酚和水杨醛类化合物与烯基膦酰氯反应及条件筛选以及底物扩展第21-23页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3页
    3.3 实验部分第23-31页
        3.3.1 部分原料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3-24页
        3.3.2 目标化合物的数据谱图分析第24-31页
第四章 水杨醛烯基膦酸酯参与形成亚甲胺叶立德的无催化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分子内1 ,3-偶极环加成第31-49页
    4.1 水杨醛乙烯基膦酸酯与N-烷基a-氨基酸酯的分子内1,3-偶极反应第31-34页
    4.2 实验结果讨论及可能机理的提出第34-35页
    4.3 实验部分第35-49页
        4.3.1 部分原料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5-36页
        4.3.2 数据谱图分析第36-49页
第五章 水杨醛烯基膦酸酯参与形成偶氮次甲基亚胺的无催化,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应第49-59页
    5.1 水杨醛烯基膦酸酯与吡唑酮的分子内的1,3-偶极反应第49-51页
    5.2 实验结果讨论及可能机理的提出第51-52页
    5.3 实验部分第52-59页
        5.3.1 原料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52页
        5.3.2 目标化合物的数据谱图分析第52-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件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藻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忧遁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