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改性PLLA/碳纤维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第12-13页
        1.1.1 生物医用材料第12-13页
        1.1.2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第13页
    1.2 骨修复材料第13-15页
    1.3 医用聚乳酸材料第15-18页
    1.4 BP神经网络的简介第18-19页
    1.5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9-20页
    1.6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第20-22页
2. 改性聚乳酸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分析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2.1 聚乳酸(PLLA)第24-25页
        2.2.2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第25页
        2.2.3 改性剂(JMXRJ)第25页
        2.2.4 仪器设备第25页
        2.2.5 溶剂第25-26页
    2.3 样品制备第26页
    2.4 测试与表征第26-27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2.5.1 红外光谱分析第27-29页
        2.5.2 X-射线衍射分析第29-30页
        2.5.3 DSC分析第30-33页
        2.5.4 接触角测试分析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碳纤维增强改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分析第36-54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2.1 聚乳酸(PLLA)第37页
        3.2.2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第37页
        3.2.3 改性剂(JMXRJ)第37页
        3.2.4 碳纤维(Carbon Fiber,CF)第37页
        3.2.5 溶剂第37-38页
        3.2.6 仪器与设备第38页
    3.3 样品制备第38-40页
        3.3.1 改性PLLA/n-HA材料的制备第38-40页
        3.3.2 CF增强改性PLLA/n-HA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0页
    3.4 实验工艺流程第40-41页
    3.5 测试与表征第41-52页
        3.5.1 红外光谱测试与表征第41-42页
        3.5.2 XRD测试与表征第42-43页
        3.5.3 DSC测试与表征第43-46页
        3.5.4 晶球形貌的测试与表征第46-49页
        3.5.5 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第49-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结果模拟分析第54-63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第55-57页
        4.2.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第55-56页
        4.2.2 BP神经网络第56-57页
    4.3 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立第57-59页
        4.3.1 处理样本数据第58页
        4.3.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第58-59页
    4.4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及分析第59-63页
5. 碳纤维增强改性PLLA基复合材料的生物性能检测与表征第63-80页
    5.1 引言第63-64页
    5.2 实验部分第64-67页
        5.2.1 实验原料第64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64-65页
        5.2.3 模拟体液的配制第65-66页
        5.2.4 溶血实验第66页
        5.2.5 细胞毒性实验第66-67页
    5.3 降解与吸湿性能表征与分析第67-75页
        5.3.1 对材料的吸湿性能测定第67-69页
        5.3.2 质量损失率的测定第69-70页
        5.3.3 体积变化率的测定第70-72页
        5.3.4 红外光谱分析第72-73页
        5.3.5 力学性能测试第73-74页
        5.3.6 浸泡液p H的测定第74-75页
    5.4 生物性能的表征与分析第75-78页
        5.4.1 溶血实验分析第75-76页
        5.4.2 细胞毒性分析第76-78页
    5.5 结果与分析第78-80页
6. 总结和展望第80-83页
    6.1 全文总结第80-81页
    6.2 本文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的工作第81-82页
    6.3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挤压态AZ80+0.4%Ce镁合金高温拉伸变形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