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树产物收获机论文

核桃树体建模及其果实采摘机设计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课题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核桃采摘机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状况对比第18-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9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采摘机—树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第20-28页
    2.1 树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0-21页
    2.2 偏心式林果振动采收基本原理第21-23页
    2.3 果树—采摘机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3-25页
        2.3.1 模型建立第23-24页
        2.3.2 模型方程求解与分析第24-25页
    2.4 果实振动动力学模型与果实脱落条件第25-27页
    2.5 振动采收功率消耗分析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核桃树体振动仿真与研究第28-38页
    3.1 树体振动仿真与研究前言第28页
    3.2 核桃的成熟度及其拉断力分析第28-29页
    3.3 树体模态分析第29-33页
        3.3.1 树体三维实体模型第29-30页
        3.3.2 树体三维模型导入第30-31页
        3.3.3 划分网格第31页
        3.3.4 加载约束第31页
        3.3.5 求解及结果分析第31-33页
    3.4 谐响应分析第33-37页
        3.4.1 树体谐响应分析第33-36页
        3.4.2 结论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核桃采摘机方案设计第38-55页
    4.1 设计方案拟定第38-39页
        4.1.1 采摘方式第38页
        4.1.2 采摘机整机方案评估第38-39页
    4.2 采摘机设计要求及主要参数第39-40页
        4.2.1 设计要求第39页
        4.2.2 采摘机主要技术参数第39-40页
    4.3 采摘机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第40-43页
        4.3.1 采摘机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第40页
        4.3.2 采摘机整体设计方案选择与优化第40-43页
    4.4 激振器振动方案第43-45页
        4.4.1 振动机构选择第43页
        4.4.2 振动机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第43-45页
    4.5 偏心块结构设计第45-50页
        4.5.1 偏心块结构设计第45-48页
        4.5.2 偏心块参数确定第48-50页
    4.6 夹持装置设计第50-51页
        4.6.1 夹持机构及夹持原理第50-51页
        4.6.2 夹板设计第51页
    4.7 采摘伸缩臂设计第51-53页
    4.8 采摘机行走机构设计第53-54页
    4.9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整机建模及仿真分析第55-66页
    5.1 激振器关键部件静力学分析第55-58页
    5.2 偏心轴有限元分析第58-60页
    5.3 液压系统控制及整机装配图第60-61页
        5.3.1 液压系统控制第60页
        5.3.2 采摘机设计三维装配模型第60-61页
    5.4 基于ADAMS采摘机—树体动态仿真第61-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总结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巨菌草小型割捆机工作装置设计与仿真
下一篇:低pH对柑橘生长和根系蛋白表达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