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2.1 发展战略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1.1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内涵 | 第16页 |
2.1.2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过程 | 第16-17页 |
2.1.3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方法 | 第17页 |
2.2 SWOT分析法 | 第17-18页 |
2.3 其他相关辅助理论 | 第18-19页 |
2.3.1 PEST模型 | 第18页 |
2.3.2 五力模型 | 第18页 |
2.3.3 价值链分析模型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3.1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第19页 |
3.2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9-22页 |
3.2.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3.2.2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3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2-24页 |
3.3.1 外部环境 | 第22-23页 |
3.3.2 内部环境 | 第23-24页 |
3.4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分析 | 第24-25页 |
3.4.1 现有企业的竞争 | 第24页 |
3.4.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 第25-30页 |
4.1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势分析 | 第25-26页 |
4.1.1 完善的销售服务 | 第25页 |
4.1.2 系统的人力资源 | 第25页 |
4.1.3 较强的研发能力 | 第25页 |
4.1.4 合理的财务系统 | 第25-26页 |
4.2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劣势分析 | 第26页 |
4.2.1 品牌知名度较低 | 第26页 |
4.2.2 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 第26页 |
4.2.3 投入产出率低 | 第26页 |
4.3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机会分析 | 第26-28页 |
4.3.1 政策扶持 | 第27页 |
4.3.2 文化产业市场平稳发展 | 第27页 |
4.3.3 文化消费观念提升 | 第27页 |
4.3.4 技术水平增加 | 第27-28页 |
4.4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威胁分析 | 第28-29页 |
4.4.1 行业品牌冲击 | 第28页 |
4.4.2 竞争对手众多 | 第28页 |
4.4.3 行业准入容易 | 第28-29页 |
4.5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SWOT模型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第30-33页 |
5.1 增长型发展战略 | 第30页 |
5.1.1 依托政策及市场机遇,推进公司快速发展 | 第30页 |
5.1.2 善用公司资本,扩大公司规模 | 第30页 |
5.1.3 提高文化产品内涵和档次 | 第30页 |
5.1.4 寻求知名企业合作,增强公司发展实力 | 第30页 |
5.2 扭转型发展战略 | 第30-31页 |
5.2.1 挖掘政策优势,抢占新兴市场 | 第30-31页 |
5.2.2 加大品牌宣传,建立品牌优势 | 第31页 |
5.2.3 改善技术水平,加大成品产出 | 第31页 |
5.3 多种经营发展战略 | 第31页 |
5.3.1 强化合作,提升公司研发能力 | 第31页 |
5.3.2 建立品牌优势,培育优秀营销人员 | 第31页 |
5.3.3 加强国际空间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经验 | 第31页 |
5.4 防御型发展战略 | 第31-33页 |
5.4.1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 第31-32页 |
5.4.2 不断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壁垒 | 第32页 |
5.4.3 提升公司综合实力,获取更多政策支持 | 第32-33页 |
第六章 亚太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建议及保障措施 | 第33-37页 |
6.1 实施建议 | 第33-34页 |
6.1.1 完善企业管理,加快技术创新 | 第33-34页 |
6.1.2 拓宽营销渠道,增加市场份额 | 第34页 |
6.1.3 深化产品内涵,建立品牌优势 | 第34页 |
6.2 保障措施 | 第34-37页 |
6.2.1 提升企业人员对发展战略的认知度 | 第34-35页 |
6.2.2 不断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35页 |
6.2.3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6.2.4 加强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建设 | 第36-3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