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的目的第8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指导地位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页
        1.3.1 文献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理论分析法第13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理论概述第14-23页
    2.1 意识形态的概念第14-15页
    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功能第15-23页
        2.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第15-16页
        2.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发展第16-21页
        2.2.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第21-23页
3 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指导地位的意义第23-31页
    3.1 高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第23-24页
    3.2 保证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第24-27页
        3.2.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第24-25页
        3.2.2 统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第25-27页
    3.3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第27-29页
        3.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三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第27-28页
        3.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正确途径第28-29页
    3.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引领第29-31页
4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31-38页
    4.1 当前世界环境的复杂性,西方主流形态的影响日益增多第31-32页
        4.1.1 政治多极化带来的挑战第31页
        4.1.2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第31-32页
    4.2 多元文化对高校主流意识的冲击第32-34页
        4.2.1 教育国际化第32-33页
        4.2.2 对外交流的扩大第33-34页
        4.2.3 信息的网络化第34页
    4.3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不足第34-38页
        4.3.1 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有所淡化第34-35页
        4.3.2 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创新不足第35-36页
        4.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第36页
        4.3.4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实效性弱第36-38页
5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指导地位的主要对策第38-45页
    5.1 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第38-39页
        5.1.1 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第38页
        5.1.2 强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第38-39页
    5.2 加强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领导地位第39-41页
        5.2.1 发挥高校党委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第39-40页
        5.2.2 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在意识形态中的先锋作用第40-41页
    5.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建设第41-43页
        5.3.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第41页
        5.3.2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第41-42页
        5.3.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第42-43页
    5.4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43-45页
        5.4.1 坚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第43-44页
        5.4.2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的建设第44-45页
6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解放战争时期榆林地区国民党军起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