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22-40页 |
1.1 MBR膜污染控制技术 | 第22-24页 |
1.1.1 物理方法控制MBR膜污染 | 第22-23页 |
1.1.2 化学、生物方法控制MBR膜污染 | 第23-24页 |
1.1.3 膜改性控制MBR膜污染 | 第24页 |
1.2 外加电场控制膜分离过程中的膜污染 | 第24-30页 |
1.2.1 外加电场控制膜污染的基本原理 | 第25页 |
1.2.2 膜分离过程中施加外电场的形式及强度 | 第25-28页 |
1.2.3 电场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1.2.4 膜分离过程中电场作用力的计算 | 第29-30页 |
1.3 电絮凝控制MBR膜污染 | 第30-32页 |
1.3.1 絮凝剂控制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基本原理及效果 | 第30-31页 |
1.3.2 电絮凝在水处理及膜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1.4 导电膜材料及其应用 | 第32-35页 |
1.4.1 无机导电膜材料 | 第33页 |
1.4.2 导电聚合物的类型及改性作用 | 第33-34页 |
1.4.3 具备导电改性潜力的非常规膜材料 | 第34-35页 |
1.5 与MBR耦合的复合水处理工艺 | 第35-37页 |
1.5.1 耦合其它处理工艺的MBR | 第35-36页 |
1.5.2 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MBR | 第36-37页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37-40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37-3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6.3 研究意义 | 第39-40页 |
2 外加微电场控制MBR膜污染 | 第40-50页 |
2.1 引言 | 第40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40-44页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0-41页 |
2.2.2 反应器结构及运行方式 | 第41-43页 |
2.2.3 进水水质 | 第43页 |
2.2.4 膜清洗方法 | 第43页 |
2.2.5 测试及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聚毗咯改性导电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50-69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材料及方法 | 第51-55页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1-52页 |
3.2.2 LPM的制备、表征及抗污染性能对比 | 第52-54页 |
3.2.3 VPM的制备、表征及抗污染性能对比 | 第54-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7页 |
3.3.1 SDBS掺杂前后LPM性质变化 | 第55-57页 |
3.3.2 不同SDBS掺杂量及电场强度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3 LPM长期过滤性能 | 第59-62页 |
3.3.4 氧化剂浓度对VPM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5 VPM与LPM材料性能对比 | 第64-66页 |
3.3.6 VPM与LPM过滤性能对比 | 第66-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耦合电絮凝的E-MBR控制MBR膜污染 | 第69-83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70-73页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70-71页 |
4.2.2 反应器结构及运行方式 | 第71-72页 |
4.2.3 污泥性质及参数测量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2页 |
4.3.1 不同电流下电絮凝对污泥性能的影响 | 第73-78页 |
4.3.2 不同电流下电絮凝对E-MBR膜污染的影响 | 第78-80页 |
4.3.3 不同电流下E-MBR出水水质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耦合原电池的E-MBR控制MBR膜污染 | 第83-96页 |
5.1 引言 | 第83-84页 |
5.2 材料及方法 | 第84-87页 |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84-85页 |
5.2.2 反应器结构及运行 | 第85-86页 |
5.2.3 反应器性能及电化学参数测量 | 第86-8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5页 |
5.3.1 E-MBR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 | 第87-89页 |
5.3.2 耦合原电池的E-MBR的产电能力 | 第89-93页 |
5.3.3 铁阳极表面微生物结构 | 第93-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E-MBR控制MBR膜污染 | 第96-110页 |
6.1 引言 | 第96-97页 |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97-100页 |
6.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97-98页 |
6.2.2 反应器结构及运行方式 | 第98-99页 |
6.2.3 模拟污水组成及性质 | 第99-10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9页 |
6.3.1 耦合MFC的E-MBR的产电能力 | 第100-104页 |
6.3.2 耦合MFC的E-MBR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 | 第104-107页 |
6.3.3 耦合MFC的E-MBR对模拟污水的处理能力 | 第107-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7 耦合MFC的E-MBR结构优化及对三溴苯酚的处理效果 | 第110-125页 |
7.1 引言 | 第110-111页 |
7.2 材料及方法 | 第111-115页 |
7.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11-112页 |
7.2.2 反应器运行方式 | 第112-113页 |
7.2.3 批式实验 | 第113-114页 |
7.2.4 测量及计算方法 | 第114-115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3页 |
7.3.1 阴极拆分对反应器产电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7.3.2 耦合MFC的E-MBR对TBP的降解作用 | 第118-123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8.1 结论 | 第125-126页 |
8.2 创新点摘要 | 第126页 |
8.3 展望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