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强夯机现状 | 第9-11页 |
1.2 强夯机臂架抗振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预应力技术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5.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疲劳理论 | 第15-25页 |
2.1 疲劳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2 疲劳寿命曲线 | 第16-21页 |
2.2.1 S-N曲线 | 第16页 |
2.2.2 构件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2.2.3 S-N曲线的修正 | 第20-21页 |
2.3 疲劳损伤 | 第21-22页 |
2.4 平均压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22-23页 |
2.5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方法 | 第23-24页 |
2.5.1 正确选材 | 第23-24页 |
2.5.2 结构形式优化 | 第24页 |
2.5.3 表面加工硬化 | 第24页 |
2.5.4 表层热处理和化学处理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预应力技术 | 第25-29页 |
3.1 预应力钢结构的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3.2 预应力钢结构的索具 | 第26-28页 |
3.3 预应力构建方式 | 第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现有臂架结构疲劳性能分析 | 第29-46页 |
4.1 CGE400型强夯机简介 | 第29-33页 |
4.1.1 CGE400型强夯机结构介绍 | 第30-31页 |
4.1.2 臂架主要参数 | 第31-33页 |
4.2 基于ANSYS/FE-SAFE软件的臂架疲劳寿命分析 | 第33-37页 |
4.2.1 计算工况 | 第33-35页 |
4.2.2 有限元建模与加载 | 第35页 |
4.2.3 ANSYS/FE-SAFE疲劳寿命计算 | 第35-37页 |
4.3 臂架疲劳强度核算 | 第37-41页 |
4.3.1 臂架有限元分析计算 | 第38-41页 |
4.3.2 疲劳许用应力计算及校核 | 第41页 |
4.4 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的臂架弦杆疲劳性能分析 | 第41-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预应力臂架结构疲劳性能分析 | 第46-62页 |
5.1 预应力臂架结构设计 | 第46-52页 |
5.1.1 预应力施加区域及预应力拉板 | 第46-48页 |
5.1.2 接头设计以及校核 | 第48-52页 |
5.2 预应力臂架弦杆结构疲劳分析 | 第52-57页 |
5.2.1 全预应力疲劳分析 | 第53-55页 |
5.2.2 部分预应力弦杆结构疲劳分析 | 第55-57页 |
5.3 原臂架弦杆结构增加壁厚的疲劳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5.4 疲劳分析结果比较 | 第59-60页 |
5.5 刚度分析 | 第60-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