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热脏煤气燃烧器的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
前 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1.1 煤气工艺 | 第12-16页 |
1.1.1 概述 | 第12页 |
1.1.2 热煤气气化工艺和流程 | 第12-13页 |
1.1.3 热煤气的组成及热效率 | 第13-15页 |
1.1.4 热煤气的工业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2 热煤气燃烧装置 | 第16-19页 |
1.2.1 概述 | 第16页 |
1.2.2 燃烧器分类与特性 | 第16-17页 |
1.2.3 扩散式煤气燃烧器 | 第17-18页 |
1.2.4 大气式煤气燃烧器 | 第18页 |
1.2.5 混合式煤气燃烧器 | 第18-19页 |
1.2.6 无焰煤气燃烧器 | 第19页 |
1.2.7 红外无焰煤气燃烧器 | 第19页 |
1.3 燃烧器的流动及燃烧特性研究 | 第19-33页 |
1.3.1 概述 | 第19-20页 |
1.3.2 实验研究 | 第20页 |
1.3.3 湍流流动模型 | 第20-27页 |
1.3.4 湍流燃烧模型 | 第27-33页 |
1.4 课题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2.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4-37页 |
2.1.1 冷态实验 | 第34页 |
2.1.2 热态实验 | 第34-35页 |
2.1.3 燃烧器 | 第35-37页 |
2.2 主要设备及测试分析仪器 | 第37-38页 |
2.2.1 冷态实验 | 第37-38页 |
2.2.2 热态实验 | 第38页 |
2.3 实验数据的测定原理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3.1 同轴射流燃烧器的冷态实验 | 第40-43页 |
3.2 热态燃烧实验 | 第43-45页 |
3.2.1 燃油 | 第43-44页 |
3.2.2 燃气 | 第44-45页 |
3.3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同轴射流的湍流燃烧模型 | 第47-64页 |
4.1 数学模型 | 第47-52页 |
4.1.1 模型与坐标系 | 第47-48页 |
4.1.2 基本方程 | 第48-52页 |
4.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52-64页 |
4.2.1 流场网格划分和交错网格系统 | 第52-54页 |
4.2.2 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 第54-56页 |
4.2.3 速度和压力校正 | 第56-58页 |
4.2.4 方程的求解 | 第58-59页 |
4.2.5 边界条件 | 第59-61页 |
4.2.6 欠松弛算法与收敛性判别 | 第61-63页 |
4.2.7 计算步骤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64-74页 |
5.1 气体流动特性 | 第64-69页 |
5.1.1 流场压力分布 | 第64-66页 |
5.1.2 流场速度分布 | 第66-68页 |
5.1.3 湍流动能 | 第68-69页 |
5.1.4 湍动能耗散率 | 第69页 |
5.2 流场温度分布 | 第69-70页 |
5.3 各组分的浓度分布 | 第70-73页 |
5.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劈离砖隧道窑油改气工程 | 第74-93页 |
6.1 隧道窑流程 | 第74-76页 |
6.1.1 工作原理 | 第74-75页 |
6.1.2 工作系统及分带 | 第75-76页 |
6.2 柴油燃料系统 | 第76-82页 |
6.2.1 柴油工艺参数 | 第76-77页 |
6.2.2 柴油燃烧计算 | 第77-82页 |
6.3 油改气方案 | 第82-84页 |
6.3.1 引言 | 第82页 |
6.3.2 劈离砖隧道窑燃用热煤气工艺流程 | 第82-83页 |
6.3.3 工艺设计参数 | 第83-84页 |
6.4 热煤气工艺计算 | 第84-92页 |
6.4.1 燃料燃烧计算 | 第84-87页 |
6.4.2 煤气燃烧器基本结构的尺寸设计 | 第87-88页 |
6.4.3 煤气发生炉及配套装置的选择 | 第88-90页 |
6.4.4 热煤气站除尘及切断装置 | 第90-91页 |
6.4.5 主要风机的确定 | 第91-92页 |
6.5 热煤气工艺设备选取概览 | 第92-93页 |
主要结论 | 第93-95页 |
符号说明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发表论文 | 第99-100页 |
声 明 | 第100-101页 |
致 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