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蛋白质(朊)化学加工工业论文--蛋白质分析及检验论文

生物正交化学用于细胞唾液酸糖结合物标记及蛋白检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65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生物正交反应的分类第13-27页
        1.2.1 酮/醛与胺亲核试剂的反应简述第13-14页
        1.2.2 叠氮和三苯基膦的Staudinger连接第14-19页
        1.2.3 叠氮和炔基的反应第19-24页
        1.2.4 烯的生物正交反应第24-27页
    1.3 生物正交化学反应的应用第27-40页
        1.3.1 蛋白第27-33页
        1.3.2 聚糖第33-38页
        1.3.3 脂类第38-40页
        1.3.4 核酸第40页
    1.4 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65页
第二章 基于香豆素的fluorogenic糖蛋白探针用于生物成像第65-83页
    2.1 前言第65-66页
    2.2 实验部分第66-72页
        2.2.1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66-68页
        2.2.2 7-乙炔基香豆素-4-乙酸2,2,2-三氟乙醇酯((7-ethynyl-2-oxo-2H-chromen-4-yl)-acetic acid 2,2,2-trifluoroethyl ester)的合成第68-69页
        2.2.3 三(3-羟丙基三唑基甲基)胺(Tris(3-hydroxypropyltriazolylmethyl)amine,THPTA)的合成第69-70页
        2.2.4 炔基修饰的生物素(biotinylated alkyne)的制备第70页
        2.2.5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第70-71页
        2.2.6 探针1液相荧光性能检测第71页
        2.2.7 细胞培养第71页
        2.2.8 细胞的激光共聚焦检测第71-72页
        2.2.9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7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2.3.1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73-74页
        2.3.2 液相荧光性能检测第74-75页
        2.3.3 探针1用于细胞糖蛋白标记第75-77页
    2.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第三章 基于1,8-萘酰亚胺的fluorogenic探针用于细胞聚糖蛋白标记第83-97页
    3.1 前言第83-84页
    3.2 实验部分第84-89页
        3.2.1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84-85页
        3.2.2 4-乙炔-N-乙基-1,8-萘酰亚胺(4-ethynyl-N-ethyl-1,8-naphthalimide,Naph-yne)的合成第85-86页
        3.2.3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第86页
        3.2.4 探针Naph-yne液相荧光性能检测第86-88页
        3.2.5 细胞培养第88页
        3.2.6 细胞的激光共聚焦检测第88页
        3.2.7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88-8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9-93页
        3.3.1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89页
        3.3.2 液相荧光性能检测第89-91页
        3.3.3 探针Naph-yne用于HeLa细胞糖蛋白的标记第91-93页
    3.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四章 生物正交化学用于细胞内巯基化合物的长时间监测第97-120页
    4.1 前言第97-98页
    4.2 实验部分第98-105页
        4.2.1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98-100页
        4.2.2 1-氟环辛-2-炔-1-羧酸(1-Fluorocyclooct-2-yne-1-carboxylic acid)的合成第100-101页
        4.2.3 探针Naph-T的合成第101-102页
        4.2.4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第102页
        4.2.5 Naph-T纯度的表征第102-103页
        4.2.6 Naph-T液相荧光性能及紫外吸收谱检测第103页
        4.2.7 细胞培养第103-104页
        4.2.8 细胞的激光共聚焦检测第104页
        4.2.9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104-105页
        4.2.10 西方墨点法(Western blot)分析第105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5-114页
        4.3.1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第106-107页
        4.3.2 Naph-T液相荧光性能检测第107-111页
        4.3.3 Naph-T对细胞标记性能的研究第111-112页
        4.3.4 Naph-T对细胞内含巯基化合物的长期监测第112-114页
    4.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120-121页
附录1:化合物核磁共振谱图第121-132页
附录2: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离子纤维素衍生物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镍基单晶合金磨削的表面完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