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量的无线接入网节能模型及机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硕士研究生期间工作 | 第14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无线通信网节能管理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2.1 无线通信网节能管理 | 第16-19页 |
2.1.1 节能管理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当前节能的主要方式 | 第17-18页 |
2.1.3 节能管理部署方式 | 第18-19页 |
2.2 当前已有基站能耗模型 | 第19页 |
2.3 当前已有的节能机制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业务量的集中式自主节能机制 | 第21-44页 |
3.1 集中式算法介绍 | 第21-22页 |
3.2 能耗模型 | 第22-24页 |
3.2.1 能耗组成 | 第22-23页 |
3.2.2 时间域划分 | 第23-24页 |
3.3 基站补偿方法 | 第24-33页 |
3.3.1 单基站补偿方法 | 第24-31页 |
3.3.2 基站补偿组合的选择方法 | 第31-33页 |
3.4 节能触发算法 | 第33-34页 |
3.5 节能恢复算法 | 第34-35页 |
3.6 节能机制的有效性评估 | 第35-37页 |
3.6.1 节能效果评估 | 第35-36页 |
3.6.2 性能评估 | 第36页 |
3.6.3 阻塞率 | 第36-37页 |
3.7 仿真及分析 | 第37-43页 |
3.7.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37-39页 |
3.7.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业务量的分布式自主节能机制 | 第44-59页 |
4.1 分布式算法介绍 | 第44-45页 |
4.2 能耗模型 | 第45-46页 |
4.3 基站补偿方法 | 第46-49页 |
4.3.1 单基站补偿方法 | 第46-47页 |
4.3.2 基站补偿组合的选择方法 | 第47-49页 |
4.4 节能触发算法 | 第49-51页 |
4.5 节能恢复算法 | 第51-53页 |
4.6 仿真及分析 | 第53-58页 |
4.6.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53-55页 |
4.6.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9页 |
5.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