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9-12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网络时延 | 第14-22页 |
2.1 网络测量概述 | 第14-16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2 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2.1.3 测量内容 | 第16页 |
2.2 端到端测量 | 第16-19页 |
2.3 网络时延测量 | 第19-20页 |
2.3.1 网络时延概述 | 第19页 |
2.3.2 网络时延测量的划分标准 | 第19-20页 |
2.4 新型网络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时延测量平台及开发流程 | 第22-34页 |
3.1 分布式时延测试平台OTS | 第22-25页 |
3.2 时延测量Linux终端界面的开发 | 第25-30页 |
3.2.1 测量系统界面开发包 | 第25-26页 |
3.2.2 开发包的内容 | 第26-27页 |
3.2.3 时延测量系统界面的可移植性 | 第27页 |
3.2.4 开发包的使用方法 | 第27-30页 |
3.3 时延测量系统终端界面 | 第30-33页 |
3.3.1 orunnerctl终端界面的绘制 | 第30-31页 |
3.3.2 orunnerctl与NEI的接口交互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时延测量系统协议栈发包机制与令牌桶算法 | 第34-49页 |
4.1 C-S通信模型 | 第34-35页 |
4.2 Socket通信的过程 | 第35-38页 |
4.3 Linux内核发包机制 | 第38-41页 |
4.4 流量控制方法 | 第41-48页 |
4.4.1 令牌桶算法的介绍 | 第42页 |
4.4.2 多线程间的令牌桶算法 | 第42-43页 |
4.4.3 令牌桶算法实现的过程 | 第43-48页 |
4.4.4 数据包的时间戳构造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时延测量方法的实现以及数据分析 | 第49-58页 |
5.1 OTS测试平台的实现 | 第49-54页 |
5.1.1 OTS测试平台构建 | 第49-52页 |
5.1.2 OTS测试平台的环境 | 第52-53页 |
5.1.3 测试过程 | 第53-54页 |
5.2 测试结果 | 第54-55页 |
5.3 测量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