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城市隧道建设风险管理及灾害控制技术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城市隧道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爆破振动影响效应研究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0-23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3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第23-37页 |
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第23-26页 |
2.1.1 项目风险管理定义 | 第23-24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目标 | 第24页 |
2.1.3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 第24-25页 |
2.1.4 项目风险管理组织 | 第25-26页 |
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第26-28页 |
2.2.1 以风险项目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 | 第26页 |
2.2.2 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 第26-28页 |
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 第28-32页 |
2.3.1 工程项目风险来源及其特点 | 第29-30页 |
2.3.2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及其特点 | 第30-32页 |
2.4 复杂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风险辨识 | 第32-35页 |
2.4.1 轨道交通隧道主要地质灾害风险 | 第32-33页 |
2.4.2 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辨识 | 第33-35页 |
2.5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标准 | 第35-36页 |
2.5.1 风险等级标准 | 第35页 |
2.5.2 风险分级标准和接受准则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城市隧道水害风险治理技术 | 第37-63页 |
3.1 城市隧道水害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37-39页 |
3.1.1 重庆中梁山隧道工程概述 | 第37-38页 |
3.1.2 城市隧道水害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38-39页 |
3.1.3 城市隧道水害治理原则 | 第39页 |
3.2 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体系 | 第39-51页 |
3.2.1 动态分区注浆技术 | 第39-40页 |
3.2.2 注浆材料优选 | 第40-47页 |
3.2.3 可控注浆技术研究 | 第47-51页 |
3.3 无止浆墙深孔注浆治理关键技术 | 第51-53页 |
3.3.1 无止浆墙深孔注浆治理原则 | 第51页 |
3.3.2 深孔注浆治理动态控制工艺 | 第51-53页 |
3.4 城市隧道动水信息化治理工程应用 | 第53-56页 |
3.4.1 帷幕注浆治理 | 第53-54页 |
3.4.2 岩溶管道定位分区 | 第54-56页 |
3.5 注浆治理超前帷幕注浆效果管理评价 | 第56-61页 |
3.5.1 P-Q-t分析法 | 第56页 |
3.5.2 检查孔法 | 第56-57页 |
3.5.3 孔底成像 | 第57-58页 |
3.5.4 注浆效果揭露情况 | 第58页 |
3.5.5 超前帷幕注浆后对环境的影响 | 第58-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城市隧道施工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 第63-82页 |
4.1 城市隧道施工爆破振动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63-64页 |
4.1.1 爆破振动风险识别 | 第63-64页 |
4.1.2 爆破振动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64页 |
4.2 大直径螺旋掏槽爆破施工 | 第64-69页 |
4.2.1 大直径螺旋掏槽爆破技术原理 | 第64-65页 |
4.2.2 大直径螺旋掏槽与传统爆破的区别 | 第65-66页 |
4.2.3 大直径螺旋掏槽的特点 | 第66页 |
4.2.4 大直径螺旋掏槽爆破参数选取 | 第66-68页 |
4.2.5 工程应用 | 第68-69页 |
4.3 空气弹簧减震爆破 | 第69-75页 |
4.3.1 空气弹簧减震爆破机理 | 第69-71页 |
4.3.2 施工技术流程 | 第71-72页 |
4.3.3 爆破施工方案 | 第72-74页 |
4.3.4 空气弹簧尺度研究 | 第74-75页 |
4.4 浅埋隧道的减震爆破技术 | 第75-80页 |
4.4.1 浅埋隧道减震爆破机理 | 第75页 |
4.4.2 施工技术流程 | 第75-76页 |
4.4.3 施工方法及关键技术 | 第76-79页 |
4.4.4 技术优势分析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5.1 结论 | 第82-83页 |
5.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