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CGE模型的我国燃料乙醇产业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CGE 模型中的变量及含义第12-14页
第1章 引言第14-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页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7-28页
        1.3.1 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18-21页
        1.3.2 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第21-23页
        1.3.3 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第23-26页
        1.3.4 燃料乙醇产业政策研究方法第26-27页
        1.3.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第28-29页
        1.4.1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4.2 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9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9-31页
        1.5.1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5.2 技术路线第30-31页
    1.6 主要创新点第31-33页
第2章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33-43页
    2.1 燃料乙醇产业特征第33-35页
        2.1.1 燃料乙醇产业具有典型的链条式特征第33页
        2.1.2 燃料乙醇产业主要受资源禀赋和终端消费市场影响第33-34页
        2.1.3 燃料乙醇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第34-35页
    2.2 我国非粮燃料乙醇原料选择第35-40页
        2.2.1 土地资源禀赋现状分析第35-37页
        2.2.2 人口持续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的约束第37-38页
        2.2.3 基于边际土地利用的燃料乙醇原料选择第38-40页
    2.3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第3章 燃料乙醇产业政策理论基础构建与政策框架设计第43-79页
    3.1 理论基础第43-67页
        3.1.1 外部性理论第43-47页
        3.1.2 政策网络理论第47-55页
        3.1.3 政策工具理论第55-67页
    3.2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财政政策选择第67-71页
        3.2.1 燃料乙醇产业政策设计的影响因素第67-69页
        3.2.2 政策选择的系统分析第69-71页
    3.3 国际经验借鉴第71-77页
        3.3.1 美国的燃料乙醇政策优化过程第71-74页
        3.3.2 巴西的燃料乙醇政策发展经验第74-75页
        3.3.3 欧盟的生物燃料政策完善经验第75-76页
        3.3.4 其他主要生产国的经验第76-77页
    3.4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财政政策框架设计第77-79页
第4章 燃料乙醇 CGE 模型构建及数据基础第79-103页
    4.1 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的建模原理第79-81页
        4.1.1 经济运行中的物流和资本流第79-80页
        4.1.2 CGE 模型建模的基本原理第80-81页
    4.2 燃料乙醇 CGE 模型的构建第81-89页
        4.2.1 燃料乙醇产业的社会经济关系描述与市场构成第81-82页
        4.2.2 模型的假设条件第82页
        4.2.3 燃料乙醇 CGE 模型中的模块第82-89页
    4.3 构建模型的数据基础: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第89-103页
        4.3.1 社会核算矩阵的原理和结构第89-92页
        4.3.2 中国 2010 年宏观 SAM 编制第92-97页
        4.3.3 细分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第97-99页
        4.3.4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第99-102页
        4.3.5 社会核算矩阵的平衡第102页
        4.3.6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102-103页
第5章 政策模拟与结果分析第103-118页
    5.1 直接对燃料乙醇非粮原料种植业进行补贴的政策模拟第103-109页
        5.1.1 情景设计第103-104页
        5.1.2 政策模拟结果分析第104-109页
    5.2 燃料乙醇生产价格补贴的模拟第109-113页
        5.2.1 情景设计第109页
        5.2.2 模拟结果分析第109-11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3-118页
        5.3.1 宏观效应比较第113-115页
        5.3.2 产业效应比较第115-116页
        5.3.3 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第116-118页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8-122页
    6.1 结论第118-119页
    6.2 政策建议第119-121页
        6.2.1 构建互补性的财政支持方式,丰富财政支持手段第119-120页
        6.2.2 产业政策应该进一步鼓励非粮乙醇生产技术创新第120-121页
        6.2.3 应该进一步在全国推广燃料乙醇的使用第121页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4页
附录1第134-141页
附录2第141-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
下一篇:北京市污水污泥处理的环境和经济影响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