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6页 |
一、NT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原位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 第16-43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6-27页 |
1.1.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6-18页 |
1.1.2 基因芯片 | 第18页 |
1.1.3 免疫组织化学 | 第18-21页 |
1.1.4 RT-PCR与Q-PCR | 第21-25页 |
1.1.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方法) | 第25-27页 |
1.1.6 统计学处理 | 第27页 |
1.2 结果 | 第27-38页 |
1.2.1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1.2.2 NT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表达 | 第31-35页 |
1.2.3 NTSR_1和NTSR_2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表达 | 第35-38页 |
1.3 讨论 | 第38-42页 |
1.3.1 雄激素非依赖性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1.3.2 NT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动物模型的表达 | 第40-41页 |
1.3.3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第41-42页 |
1.4 小结 | 第42-43页 |
二、NT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 第43-63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3-50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43页 |
2.1.2 免疫组织化学 | 第43-46页 |
2.1.3 RT-PCR与Q-PCR | 第46-50页 |
2.1.4 统计学处理 | 第50页 |
2.2 结果 | 第50-57页 |
2.2.1 NT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肿瘤的表达 | 第50-52页 |
2.2.2 NTSR_1和NTSR_2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肿瘤的表达 | 第52-56页 |
2.2.3 AR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表达 | 第56-57页 |
2.3 讨论 | 第57-62页 |
2.3.1 AR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表达 | 第59页 |
2.3.2 NT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表达 | 第59-62页 |
2.3.3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页 |
2.4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综述 神经降压素与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相关性的研究 | 第71-7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