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第11页 |
·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 | 第11-12页 |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12-16页 |
·土壤微生物参数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物物量碳、氮、C/N及代谢熵的影响 | 第13-14页 |
·农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15-16页 |
·农药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 第16-17页 |
·农药土壤安全评价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毒死蟀和丁硫克百威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20-45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时间与地点 | 第21页 |
·农药 | 第21页 |
·田间实验设计 | 第21页 |
·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代谢熵的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测定 | 第23页 |
·安全性评价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43页 |
·两种杀线虫剂对微生物生物量和代谢熵的影响 | 第23-28页 |
·毒死蜱对微生物生物量及代谢熵的影响 | 第23-25页 |
·丁硫克百威对微生物生物量及代谢熵的影响 | 第25-28页 |
·两种杀线虫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2页 |
·毒死蜱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丁硫克百威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两种杀线虫剂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32-37页 |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影响(AWCD) | 第32-34页 |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第35-37页 |
·两种杀线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37-43页 |
·不同施药处理的土壤各菌群磷脂脂肪酸数量变化 | 第37-38页 |
·各种群间PLFAs含量的比值变化 | 第38-41页 |
·土壤微生物PLFAs的主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3 毒死蜂和丁硫克百威在香蕉与土壤中的残留特征研究 | 第45-56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51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45页 |
·色谱操作条件 | 第45-46页 |
·仪器检出限、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6-48页 |
·前处理方法 | 第48-49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48页 |
·土壤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 | 第48页 |
·植物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 | 第48-49页 |
·方法回收率 | 第49-51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 第51-52页 |
·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 第52-54页 |
·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 第54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6-60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毒死蝉和丁硫克百威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56-57页 |
·毒死蚌和丁硫克百威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第57-58页 |
·毒死蜂和丁硫克百威的安全性评价 | 第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毒死蜂和丁硫克百威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58页 |
·毒死蜂和丁硫克百威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第58-59页 |
·毒死蜂和丁硫克百威的安全性评价 | 第59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59页 |
·本研究不足与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0页 |
项目资助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