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10-1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信贷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2.1.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2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2-13页 |
2.1.3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第13-14页 |
2.2“关系”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2.1 社会资本的测量 | 第14页 |
2.2.2 强关系、弱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2.3.1 信贷可得性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3.2 社会资本与信贷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3.3 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的应用 | 第17-18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3章“关系”对城乡家庭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19-40页 |
3.1 构建社会资本指标 | 第19-24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19页 |
3.1.2 弱关系资本指标的构建 | 第19-24页 |
3.2 社会资本对城乡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影响 | 第24-31页 |
3.2.1 变量选择 | 第24-26页 |
3.2.2 模型设定 | 第26页 |
3.2.3 实证结果 | 第26-31页 |
3.3 社会资本对城乡家庭信贷规模的影响 | 第31-38页 |
3.3.1 变量选择 | 第31-32页 |
3.3.2 模型设定 | 第32-33页 |
3.3.3 实证结果 | 第33-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4.1 Blinder-Oaxaca回归分解方法介绍 | 第41-44页 |
4.2 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分解分析 | 第44-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