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实现的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概述第14-20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主要观点第14-16页
        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第14-15页
        二、马克思生态观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第15-16页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第16-18页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第16-17页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人与人的异化第17-18页
    第三节 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构想第18-20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第18页
        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性第18-20页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第20-26页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第20-23页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总体发展第20-21页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第21-23页
    第二节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第23-26页
        一、二者均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根本依据第23页
        二、二者均以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第23-26页
第三章 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辩证关系第26-34页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内容第26-28页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第26-27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第27-28页
    第二节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第28-31页
        一、生态文明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前提第28-29页
        二、生态文明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消费方式第29-30页
        三、生态文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30-31页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可持续、进入更高形态的根本保证第31-34页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与目的第31页
        二、人的全面发展状态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第31-34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4-40页
    第一节 经济与环境的不协调带来的消极影响第34-35页
        一、传统工业经济观第34页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误区第34-35页
    第二节 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35-36页
        一、部分官员单纯追求GDP的错误政绩观第35-36页
        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第36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度低与文化传播的困境第36-38页
        一、社会公众生态意识淡薄,参与度较低第37页
        二、生态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第四节 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灾难第38-40页
        一、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规律相矛盾第38页
        二、社会发展超出生态承载能力第38-40页
第五章 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第40-46页
    第一节 注重发展绿色生产力,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第40-42页
        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40-41页
        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消费第41页
        三、推动环保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全面治理第41-42页
    第二节 用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第42-43页
        一、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第42-43页
        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43页
    第三节 加强全民生态意识教育,完善大众参与机制第43-45页
        一、深化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第43-44页
        二、将生态事业融入教育的全过程第44页
        三、依托多元化媒体,积极搭建生态教育宣传平台第44-45页
    第四节 生态社会发展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第45-46页
        一、社会发展应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第45页
        二、社会发展应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第45-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刘震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话语
下一篇:论史铁生小说中的苦难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