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覆膜和灌溉对不同秸秆还田后腐解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5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9页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9-10页
    1.3 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第10-11页
    1.4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1-12页
    1.5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第12-13页
    1.6 秸秆腐解状况的研究第13-15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5-18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5页
    2.2 供试材料第15页
    2.3 试验方案第15-16页
        2.3.1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方案第15-16页
        2.3.2 小麦秸秆还田试验方案第16页
        2.3.3 豌豆秸秆还田试验方案第16页
    2.4 样品的采集和测定方法第16-17页
        2.4.1 样品的采集方法第16-17页
        2.4.2 样品的测定方法第17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7-18页
第三章 覆膜和灌溉对玉米秸秆还田腐解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8-25页
    3.1 秸秆还田后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第18页
    3.2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8-21页
        3.2.1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18-19页
        3.2.2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19-20页
        3.2.3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20页
        3.2.4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20-21页
    3.3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1-22页
    3.4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22页
    3.5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22-23页
    3.6 玉米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与水热、PH间的相关性第23-24页
    3.7 玉米秸秆还田后腐解速率与水热、PH的相关性第24-25页
第四章 覆膜和灌溉对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5-33页
    4.1 小麦秸秆还田后腐解率的变化规律第25页
    4.2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5-28页
        4.2.1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25-26页
        4.2.2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4.2.3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4.2.4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28页
    4.3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8-29页
    4.4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29页
    4.5 小麦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第29-30页
    4.6 小麦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与水热、PH的相关性第30-31页
    4.7 小麦秸秆还田后腐解速率与水热、PH的相关性第31-33页
第五章 覆膜和灌溉对豌豆秸秆还田腐解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3-41页
    5.1 豌豆秸秆还田后腐解率的变化规律第33页
    5.2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3-36页
        5.2.1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5.2.2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5.2.3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5页
        5.2.4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5.3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36-37页
    5.4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37页
    5.5 豌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37-38页
    5.6 豌豆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与水热、PH的相关性第38-39页
    5.7 豌豆秸秆还田后腐解速率与水热、PH的相关性第39-41页
第六章 覆膜和灌溉对SCW处理下3种秸秆还田腐解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1-45页
    6.1 不同秸秆还田腐解状况的变化规律第41页
    6.2 不同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第41-43页
    6.3 不同秸秆还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第43页
    6.4 不同秸秆还田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第43-44页
    6.5 不同秸秆还田土壤pH值的变化规律第44-45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45-50页
    7.1 讨论第45-47页
        7.1.1 秸秆还田后土壤水热及pH值的变化规律第45-46页
        7.1.2 不同的酶活性变化及其极其影响因素第46-47页
        7.1.3 土壤的水热状况对秸秆腐解的影响第47页
    7.2 结论第47-49页
    7.3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介第56-57页
导师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钻孔雷达系统天线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管理智能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