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ASBR厌氧氨氧化启动及其微生物种群特性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背景第13-15页
        1.1.1 水中氮素来源第13-14页
        1.1.2 氮素的危害第14-15页
    1.2 水中氮素处理方法第15-19页
        1.2.1 物化方法第15-16页
        1.2.2 生物脱氮第16-19页
    1.3 厌氧氨氧化第19-26页
        1.3.1 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第19-21页
        1.3.2 厌氧氨氧化菌的基本特征第21-23页
        1.3.3 厌氧氨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3-25页
        1.3.4 厌氧氨氧化的启动条件第25-26页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6-29页
        1.4.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26-27页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9-37页
    2.1 试验装置及材料第29-31页
        2.1.1 试验装置第29-30页
        2.1.2 试验材料第30-31页
    2.2 试验方法第31-33页
        2.2.1 试验方案设计第31-32页
        2.2.2 小试试验方法第32-33页
        2.2.3 反应器运行方法第33页
    2.3 试验分析方法第33-37页
        2.3.1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第33-34页
        2.3.2 污泥微生物形态观察方法第34页
        2.3.3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第34-37页
第三章 不同pH值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启动及其温度影响规律研究第37-55页
    3.1 不同pH值条件下小试试验装置的启动运行第38-44页
        3.1.1 小试试验装置P_1(pH=7.0~7.4)启动运行第38-41页
        3.1.2 小试试验装置P_2(pH=7.5~7.9)启动运行第41-42页
        3.1.3 小试试验装置P_3(pH=8.0~8.4)启动运行第42-44页
    3.2 不同pH值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特性分析第44-49页
        3.2.1 不同pH条件下总氮变化情况第44-46页
        3.2.2 不同pH条件下三氮比变化情况第46-48页
        3.2.3 不同pH条件下的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变化情况第48-49页
    3.3 温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第49-53页
        3.3.1 温度对氮去除影响第50-51页
        3.3.2 温度对氮平衡的影响第51-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不同接种条件下ASBR厌氧氨氧化启动特性研究第55-67页
    4.1 反应器R_1(接种厌氧颗粒污泥)、R_2(接种厌氧浓缩污泥)厌氧氨氧化启动特性第55-63页
        4.1.1 不同接种条件下反应器的脱氮特性第56-60页
        4.1.2 不同接种条件下反应器氮平衡变化规律第60-63页
    4.2 反应器R_1(接种厌氧颗粒污泥)、R_2(接种厌氧浓缩污泥)启动过程中的污泥特性第63-65页
        4.2.1 微生物形态第63页
        4.2.2 污泥产率第63-65页
    4.3 反应器R_1(接种厌氧颗粒污泥)、R_2(接种厌氧浓缩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启动效率对比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工艺条件对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影响作用规律研究第67-77页
    5.1 进水负荷的影响第67-69页
    5.2 溶解氧的影响第69-73页
    5.3 有机物的影响第73-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ASBR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研究第77-89页
    6.1 PCR-DGGE处理第77-80页
        6.1.1 微生物总DNA的提取第78页
        6.1.2 16S r DNA扩增第78-79页
        6.1.3 16S r DNA PCR产物DGGE分离第79-80页
    6.2 反应器R_1(接种颗粒污泥)微生物生物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第80-83页
        6.2.1 R_1(接种颗粒污泥)DGGE图谱分析第80页
        6.2.2 R_1(接种颗粒污泥)聚类分析及多样性分析第80-81页
        6.2.3 R_1(接种颗粒污泥)生物种群发育树分析第81-83页
    6.3 反应器R_2(接种浓缩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第83-87页
        6.3.1 R_2(接种浓缩污泥)DGGE图谱分析第83-84页
        6.3.2 R_2(接种浓缩污泥)聚类分析及多样性分析第84-85页
        6.3.3 R_2(接种浓缩污泥)生物种群发育树分析第85-87页
    6.4 不同接种条件反应器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第87页
    6.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89-91页
    7.1 结论第89-90页
    7.2 建议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9页
致谢第99-101页
附录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匿名通信系统性能及可扩展性研究
下一篇:凤凰山铜矿数字矿床模型及其预测系统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