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瞿昙寺壁画汉藏图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瞿昙寺的时代背景 | 第12-16页 |
1. 瞿昙寺的发展演变 | 第12-14页 |
(1) 创建背景 | 第12-13页 |
(2) 所属教派 | 第13页 |
(3) 地位变化 | 第13-14页 |
2. 瞿昙寺的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二、瞿昙寺壁画在明代的现实意义 | 第16-22页 |
1. 建筑风格与壁画分布状况 | 第16-18页 |
2. 壁画在当时的“桥梁”作用 | 第18-20页 |
3. 政教统一下的政治意义 | 第20-22页 |
三、明代汉藏图像语言分析 | 第22-41页 |
1. 以回廊壁画为主的汉式图像语言 | 第22-29页 |
(1) 青绿山水风格 | 第22-24页 |
(2) 建筑与园林特征 | 第24-25页 |
(3) 人物形象表现及线条运用 | 第25-28页 |
(4) 明代主流绘画与回廊壁画的关系 | 第28-29页 |
2. 殿堂壁画中的藏式风格语言 | 第29-34页 |
(1) 壁画构图的创作形式 | 第29-30页 |
(2) 主殿的色彩关系对比 | 第30-32页 |
(3) 壁画的人物造型关系 | 第32-33页 |
(4) 装饰性图案的表现 | 第33-34页 |
3. 瞿昙殿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 | 第34-36页 |
4. 汉藏壁画艺术特色比较 | 第36-39页 |
(1) 时空观念比较 | 第36-37页 |
(2) 人物形象比较 | 第37-38页 |
(3) 色彩表现比较 | 第38-39页 |
5. 西藏绘画程式化的影响 | 第39-41页 |
四、瞿昙寺壁画的审美价值 | 第41-45页 |
1. 形式美规律的表现 | 第41-42页 |
2. “形”与“灵”的统一 | 第42-43页 |
3. 关于禅意的表达 | 第43-45页 |
五、瞿昙寺壁画艺术的对外交流 | 第45-49页 |
1. 瞿昙寺壁画与西藏绘画 | 第45-47页 |
2. 瞿昙寺壁画与热贡艺术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