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5-7页 |
英文提要 | 第7页 |
导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审美主义:透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个角度 | 第14-37页 |
一、 流动的现代性:近年文学界关于现代性问题研究述略 | 第14-18页 |
二、 从康德到尼采: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西学资源 | 第18-26页 |
三、 多元聚焦:当代中国学者的审美主义观述略 | 第26-37页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起源语境 | 第37-63页 |
一、 误读:古代中国是一个审美主义的国度 | 第37-44页 |
二、 反思:中国古代审美主义的局限性 | 第44-50页 |
三、 重构: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起源语境 | 第50-63页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理论形态:以20-40年代为中心 | 第63-80页 |
一、 审美独立论:从“为艺术而艺术”到“纯诗” | 第63-70页 |
二、 审美救赎论:从“人生的艺术化”到“审美化生存” | 第70-80页 |
第四章 审美主义的畸变:以50-70年代为中心 | 第80-97页 |
一、 50-70年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典型过渡阶段” | 第80-84页 |
二、 “全民皆诗”:文艺大跃进的诗学考察 | 第84-88页 |
三、 “文革文学”:政治唯美主义的巅峰之作 | 第88-97页 |
第五章 从审美主义的勃兴到审美主义的式微:80年代以降文论话语的转型 | 第97-4页 |
一、 审美乌托邦的构建:80年代审美主义话语的勃兴 | 第97-106页 |
二、 语言论转向:一个勉强的过渡 | 第106-110页 |
三、 审美主义的式微:学术规范、新理性精神及文化研究的崛起 | 第110-4页 |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的几个相关问题(存目) | 第4-122页 |
一、 审美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 第4页 |
二、 审美主义与浪漫主义 | 第4页 |
三、 审美主义与科学主义 | 第4-122页 |
结语 | 第122-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著作、论文目录 | 第129-130页 |
后记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