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 第9-12页 |
(一) 国内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二)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美育与德育概念界定及关系阐释 | 第14-23页 |
一、美育、德育及大学生德育的内涵 | 第14-17页 |
(一) 美育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德育及大学生德育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中外美育与德育关系的思想渊源 | 第17-19页 |
(一) 中国美育与德育关系的思想渊源 | 第17-18页 |
(二) 国外美育与德育关系的思想渊源 | 第18-19页 |
三、美育和德育的一般关系 | 第19-23页 |
(一) 美育与德育内容的交融性 | 第19-20页 |
(二) 美育与德育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 第20-21页 |
(三) 美育与德育是相互推动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美育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意义及德育问题分析 | 第23-33页 |
一、美育视角下开展大学生德育的意义 | 第23-27页 |
(一) 美育情感体验充盈德育理论 | 第23-24页 |
(二) 美育寓教于乐愉悦德育过程 | 第24-25页 |
(三) 美育自由精神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 | 第25-26页 |
(四) 美育人文关怀引导教育者以人为本 | 第26-27页 |
二、大学生德育的问题分析 | 第27-33页 |
(一) 大学生德育以理论灌输为主:缺失道德情感 | 第28-29页 |
(二) 大学生德育泛政治化倾向:忽视学生需求 | 第29-31页 |
(三)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倾向 | 第31页 |
(四) 大学生德育人文关怀缺失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美育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路径探究 | 第33-46页 |
一、转变大学生德育观念 | 第33-35页 |
(一)大学生德育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 第33-34页 |
(二) 大学生德育由人情缺失向人性丰盈转变 | 第34-35页 |
二、美育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德育有效性方法之立美育德 | 第35-41页 |
(一)追求德育作品美 | 第35-36页 |
(二) 追求德育师表美 | 第36-38页 |
(三) 追求德育形式美 | 第38-39页 |
(四) 追求德育环境美 | 第39-41页 |
二、美育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德育有效性方法之审美育德 | 第41-46页 |
(一) 以美育的审美感知能力来培养高校学生个体的道德直觉力 | 第41-42页 |
(二) 以美育的审美情感体验转化大学生德育需求为学生个体需求 | 第42-43页 |
(三) 以美育的审美自由精神来唤醒学生个体对道德至境的追求 | 第43-44页 |
(四) 以美育的审美超功利性来陶冶高校学生个体的艺术人生观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