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互联网+促进中国产业创新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5页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互联网+促进产业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第16-29页
    2.1 产业创新的内涵概述与路径分析第16-17页
        2.1.1 产业创新的内涵概述第16页
        2.1.2 实现产业创新的路径分析第16-17页
    2.2 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第17-19页
        2.2.1 互联网+的内涵第17页
        2.2.2 互联网+的特征第17-18页
        2.2.3 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第18-19页
    2.3 互联网时代下产业创新的特点第19-20页
    2.4 互联网+促进产业创新机制研究第20-29页
        2.4.1 互联网+与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第20-22页
        2.4.2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重构第22-25页
        2.4.3 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模式第25-29页
第3章 国外互联网+促进产业创新的经验与启示第29-38页
    3.1 互联网+工业第29-31页
        3.1.1 德国的工业4.0第29-30页
        3.1.2 新工业法国第30-31页
        3.1.3 英国的再工业化第31页
    3.2 互联网+金融第31-35页
        3.2.1 美国金融业的自发互联网+第32-34页
        3.2.2 日本由网络公司主导互联网金融变革第34页
        3.2.3 英国P2P借贷发展迅速第34页
        3.2.4 法国第三方支付与众筹市场高速增长第34-35页
    3.3 国外经验对我国互联网+推进产业创新的启示第35-38页
第4章 我国利用互联网+实现产业创新的问题与挑战第38-44页
    4.1 政府相关推动性政策有待优化第38-40页
        4.1.1 政府推动力度不足第38页
        4.1.2 创新支持资源结构错配第38-39页
        4.1.3 监管体系不成系统第39-40页
    4.2 金融机构融资支持不足,产学研支撑体系不完善第40-41页
        4.2.1 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融资问题突出第40页
        4.2.2 创投机构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第40页
        4.2.3 产学研支撑体系不完善第40-41页
    4.3 核心互联网技术薄弱,大数据短板亟待补缺第41-42页
        4.3.1 推动创新的互联网+软件技术严重滞后第41页
        4.3.2 缺乏大数据,实质性创新产品较少第41-42页
    4.4 互联网安全问题导致产业创新进程受阻第42-44页
        4.4.1 商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第42页
        4.4.2 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治理体制不健全第42-44页
第5章 思考与建议第44-49页
    5.1 重塑政府推动创新的体系能力,着力优化创新环境第44-46页
        5.1.1 提升政府的支撑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第44页
        5.1.2 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创建宽松的创新环境第44-45页
        5.1.3 构建完善系统的政策监管支持体系第45页
        5.1.4 推动形成互联网+产业创新生态治理体系第45-46页
    5.2 强化金融机构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第46-47页
    5.3 构建互联网+推动自主创新的内生增长机制第47页
    5.4 强化互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可持续发展范式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行业协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