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治理层面的职工参与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职工参与基础理论第10-19页
 一、公司治理理论第10-12页
  (一) 公司治理概念第10页
  (二) 公司治理的意义第10-11页
  (三) 影响公司治理的因素第11-12页
 二、职工参与理论第12-19页
  (一) 职工参与的概念第12-13页
  (二) 职工参与的依据第13-14页
  (三) 职工参与的主要理论基础第14-16页
  (四) 职工参与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第16-19页
第二章 职工参与的模式及我国的路径选择第19-28页
 一、职工自治的前南斯拉夫模式第19-20页
  (一) 工人行使公司中相当于股东的职权第19页
  (二) 工人委员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第19-20页
  (三) 工人自治监督第20页
 二、劳资平等的德国共决模式第20-22页
  (一) 等额共决结构第21页
  (二) 准等额共决结构第21-22页
  (三) 少数参与结构第22页
 三、经理人主导的英美利益相关者模式第22-24页
  (一) 利益相关者的美国模式第22-23页
  (二) 利益相关者的英国模式第23-24页
 四、我国当前存在的职工参与模式第24-25页
  (一) 所有制性质类型企业中职工参与的模式第24页
  (二) 出资人责任类型企业中职工参与的模式第24-25页
 五、国外职工参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及我国的选择第25-28页
  (一) 国外职工参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25-26页
  (二) 我国职工参与模式的选择第26-28页
第三章 我国关于职工参与的法律规定及问题第28-40页
 一、我国职工参与的法律概况第28-30页
 二、我国新公司法对职工参与制度的规定第30-34页
  (一) 新《公司法》有关职工参与的相关规定第30-31页
  (二) 新公司法对职工权益保护强化的表现第31-33页
  (三) 新公司法中职工参与的特点第33-34页
 三、我国职工参与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4-40页
  (一) 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第35-37页
  (二) 关于工会组织第37-38页
  (三) 职工董事、监事面临的问题第38-39页
  (四) 职工持股制度的问题第39-40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构想第40-48页
 一、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第40-41页
  (一) 建立职工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第40页
  (二) 明确职工代表的候选人条件第40-41页
  (三) 确认职代会作为职工参与机制的法定地位第41页
  (四) 构建公司机关职工代表的保障措施第41页
  (五) 构建职工代表权利行使的监督体制第41页
 二、完善工会法律制度第41-42页
 三、完善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第42-43页
  (一) 确定职工董事、监事在董事会、监事会中所占的比例第42页
  (二) 职工董事、监事的任职资格第42页
  (三) 职工董事、监事的独立性第42-43页
  (四) 职工董事、监事的法律责任第43页
 四、完善职工持股制度第43-44页
 五、完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第44页
 六、加强公司伦理建设第44-48页
  (一) 公司伦理建设的意义第44页
  (二)个案讨论:一个合乎伦理的企业——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第44-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托型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