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原位酰化反应下酰肼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51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配位聚合物的概念及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第19-31页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第31-39页
        1.4.1 小分子存储材料第31-33页
        1.4.2 发光材料第33-37页
        1.4.3 多相催化材料第37-38页
        1.4.4 磁性材料第38-39页
    1.5 配体的原位生成反应第39-44页
        1.5.1 原位C-C键的形成第40页
        1.5.2 原位脱羧反应第40页
        1.5.3 原位芳环羟基化反应第40-41页
        1.5.4 原位生成三唑/四唑第41-42页
        1.5.5 原位酰化反应第42-43页
        1.5.6 原位烷基化反应第43-44页
    1.6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成果第44-46页
        1.6.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44-45页
        1.6.2 本论文主要成果第45-46页
    1.7 实验方法、测试仪器和试剂第46-51页
        1.7.1 实验方法第46-47页
        1.7.2 测试仪器第47-48页
        1.7.3 实验试剂第48-51页
第二章 由邻苯二甲酰肼衍生物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和酰肼分子第51-85页
    2.1 引言第51-54页
    2.2 实验第54-57页
        2.2.1 化合物 1-8 的合成第54-56页
        2.2.2 化合物 1-8 的合成讨论第56-57页
    2.3 X-ray单晶结构分析第57-71页
        2.3.1 X-ray单晶数据第57-60页
        2.3.2 化合物 1-8 的结构描述第60-69页
        2.3.3 化合物 1-8 的结构讨论第69-71页
    2.4 化合物 1-8 的表征第71-83页
        2.4.1 化合物 1-8 的XRD谱图分析第71-72页
        2.4.2 化合物 1-8 的红外光谱第72-74页
        2.4.3 化合物 3、5、7 的固体紫外-可见谱图分析第74页
        2.4.4 化合物 1-8 的热重分析第74-75页
        2.4.5 化合物 1-5、7 的荧光性能第75-78页
        2.4.6 化合物 5a对碘分子的吸收第78-81页
        2.4.7 化合物7对痕量硝基爆炸物的检测第81-83页
    2.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三章 由双酰肼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和酰肼分子第85-105页
    3.1 引言第85-87页
    3.2 实验第87-89页
        3.2.1 化合物 9-13 的合成第87-88页
        3.2.2 化合物 9-13 的合成讨论第88-89页
    3.3 X-ray单晶结构分析第89-99页
        3.3.1 X-ray单晶数据第89-91页
        3.3.2 化合物 9-13 的结构描述第91-98页
        3.3.3 化合物 9-13 的结构讨论第98-99页
    3.4 化合物 9-13 的表征第99-104页
        3.4.1 化合物 9-13 的XRD谱图分析第99-100页
        3.4.2 化合物 9-13 的红外光谱第100-101页
        3.4.3 化合物 9、10、13 的紫外谱图分析第101-102页
        3.4.4 化合物 10-11 的热重分析第102页
        3.4.5 化合物 11-13 的固体荧光光谱分析第102-104页
        3.4.6 化合物10对氮气的吸收第104页
    3.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四章 由三酰肼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第105-121页
    4.1 引言第105-107页
    4.2 实验第107-108页
        4.2.1 化合物 14-15 的合成第107页
        4.2.2 化合物 14-15 的合成讨论第107-108页
    4.3 X-ray单晶结构分析第108-113页
        4.3.1 X-ray单晶数据第108-109页
        4.3.2 化合物 14-15 的结构描述第109-112页
        4.3.3 化合物 14-15 的结构讨论第112-113页
    4.4 化合物 14-15 的表征第113-119页
        4.4.1 化合物 14-15 的XRD谱图分析第113页
        4.4.2 化合物 14-15 的红外光谱第113-114页
        4.4.3 化合物14的紫外-可见光谱第114页
        4.4.4 化合物 14-15 的热重分析第114-115页
        4.4.5 化合物14的荧光性能第115-116页
        4.4.6 化合物14对碘分子的吸收第116-118页
        4.4.7 化合物15的磁学性能第118-119页
    4.5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五章 由桥连型配体辅助的单酰肼配位聚合物第121-157页
    5.1 引言第121-123页
    5.2 实验第123-127页
        5.2.1 化合物 16-22 的合成第123-126页
        5.2.2 化合物 16-22 的合成讨论第126-127页
    5.3 X-ray单晶结构分析第127-146页
        5.3.1 X-ray单晶数据第127-130页
        5.3.2 化合物 16-22 的结构描述第130-144页
        5.3.3 化合物 16-22 的结构讨论第144-146页
    5.4 化合物 16-22 的表征第146-155页
        5.4.1 化合物 16-22 的XRD谱图分析第146-148页
        5.4.2 化合物 16-22 的红外光谱第148-149页
        5.4.3 化合物 16-22 的热重分析第149-151页
        5.4.4 化合物 16、19、20-22 的荧光性能第151-154页
        5.4.5 化合物 16、19b对氮气的吸收第154-155页
    5.5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第六章 由酰肼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第157-167页
    6.1 引言第157-158页
    6.2 实验第158-159页
        6.2.1 化合物23的合成第158页
        6.2.2 化合物23的合成讨论第158-159页
    6.3 X-ray单晶结构分析第159-163页
        6.3.1 X-ray单晶数据第159-160页
        6.3.2 化合物23的结构描述第160-162页
        6.3.3 化合物23的结构讨论第162-163页
    6.4 化合物23的表征第163-166页
        6.4.1 化合物23的XRD谱图分析第163页
        6.4.2 化合物23的红外光谱第163-164页
        6.4.3 化合物23的热重分析第164页
        6.4.4 化合物23的荧光性能第164-166页
    6.5 小结第166-16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95页
作者简介第195-197页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第197-199页
致谢第199-201页
附录第201-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死亡受体凋亡通路与脂肪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反应的关系
下一篇:神经危重症患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基因学特征及其环境定植状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