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东北黑土农田不同杂草管理方式下土壤跳虫多样性变化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农田土壤动物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2 土壤跳虫研究进展第16页
        1.3.3 农田化学杂草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页
        1.4.3 论文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1页
    2.1 地理位置第19页
    2.2 地形地貌第19-20页
    2.3 气候条件第20页
    2.4 水文状况第20页
    2.5 土壤条件第20-21页
第3章 农田跳虫对单一植物叶片还田的响应第21-33页
    3.1 引言第21-2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3.2.1 样地选择第22页
        3.2.2 杂草和玉米叶片获取及处理第22-24页
        3.2.3 样点选择及样品采集第24-25页
        3.2.4 数据分析第2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3.3.1 新鲜叶片分解过程中跳虫群落结构的变化第25-27页
        3.3.2 新鲜叶片分解过程中跳虫群落多样性和多度的变化第27-29页
        3.3.3 玉米新老叶片分解在对跳虫群落的影响第29-30页
        3.3.4 叶片分解与跳虫关系第30-31页
    3.4 讨论第31-32页
    3.5 结论第32-33页
第4章 农田跳虫对多种植物叶片还田的响应第33-42页
    4.1 引言第33-3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4.2.1 样地选择第34页
        4.2.2 杂草和玉米叶片获取及处理第34-35页
        4.2.3 样点选择及样品采集第35页
        4.2.4 数据分析与方法第3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4.3.1 叶片分解过程中跳虫群落结构的变化第35-37页
        4.3.2 叶片分解过程中跳虫群落多样性和多度的变化第37-38页
        4.3.3 叶片分解与跳虫关系第38-39页
    4.4 讨论第39-41页
    4.5 结论第41-42页
第5章 不同杂草管理方式对跳虫的影响第42-51页
    5.1 引言第42-4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5.2.1 样地选择第43页
        5.2.2 实验处理第43页
        5.2.3 采样方法及采样时间第43-44页
        5.2.4 数据分析与方法第4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5.3.1 杂草不同管理方式对跳虫数量和种类的影响第44-48页
        5.3.2 土壤跳虫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第48-49页
    5.4 讨论第49-50页
    5.5 结论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基因在喉癌研究中的进展
下一篇:鼻息肉中抑癌基因及增殖凋亡基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