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 第11-12页 |
| ·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机构 | 第13-15页 |
| ·单层器件结构 | 第13-14页 |
| ·双层器件结构 | 第14页 |
| ·三层器件结构 | 第14页 |
| ·多层器件结构 | 第14-15页 |
| ·主要聚合方法 | 第15-19页 |
| ·FeCl3 催化缩合反应 | 第15页 |
| ·Pd 催化缩合反应 | 第15-18页 |
| ·Ni 催化缩合反应(Yamamoto 偶合反应) | 第18-19页 |
| ·Wittig 反应 | 第19页 |
| ·发光材料 | 第19-20页 |
| ·聚硅芴类蓝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简介 | 第23-2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高效蓝光材料PSF 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7-41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 ·实验步骤 | 第28-30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0-33页 |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30-33页 |
| ·实验室中器件制作的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 ·光学性能 | 第34-35页 |
| ·光致发光性能 | 第35页 |
| ·电致发光性能 | 第35-38页 |
| ·热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蓝色给体材料聚菲并噻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1-59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7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4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47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7-54页 |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47-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54-55页 |
| ·PL 光谱 | 第55页 |
| ·EL(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 ·电化学性能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