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相贯桁架网格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抗震分析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2 相贯桁架网格结构的发展由来第8-11页
        1.2.1 空间网格结构第8-9页
        1.2.2 钢管桁架结构第9-10页
        1.2.3 相贯桁架网格结构第10-11页
    1.3 相贯节点滞回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2-14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分析单元介绍第14-29页
    2.1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介绍第14-16页
        2.1.1 结构非线性分析概述第14页
        2.1.2 几何非线性第14-15页
        2.1.3 材料非线性第15-16页
    2.2 结构抗震分析理论介绍第16-24页
        2.2.1 静力理论第16页
        2.2.2 反应谱理论第16-19页
        2.2.3 动力时程分析理论第19-24页
            2.2.3.1 Wilson-θ法第19-21页
            2.2.3.2 Newmark法第21-22页
            2.2.3.3 中心差分法第22-24页
        2.2.4 本文采用的方法第24页
    2.3 有限元分析单元介绍第24-29页
        2.3.1 BEAM189梁单元第25-26页
        2.3.2 COMBIN39非线性弹簧单元第26-29页
第三章 弹塑性时程分析有限元模型第29-37页
    3.1 模型几何尺寸及平面布置第29-30页
    3.2 荷载输入第30-31页
    3.3 定义杆件截面第31页
    3.4 材料模型第31-32页
    3.5 将模型导入ANSYS第32页
    3.6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32-34页
    3.7 弹簧单元模拟滞回曲线的可靠性验证第34-35页
    3.8 设置实常数第35-36页
    3.9 耦合节点自由度第36-37页
第四章 相贯桁架网格结构的静力分析第37-48页
    4.1 节点位移大小第37-40页
    4.2 杆件受力情况第40-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相贯桁架网格结构的动力响应时程分析第48-65页
    5.1 模态分析第48-52页
    5.2 动力响应时程分析第52-63页
        5.2.1 地震波选取第52-53页
        5.2.2 阻尼模型第53-54页
        5.2.3 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响应第54-58页
        5.2.4 竖向地震作用下杆件内力响应第58-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不同跨度尺寸的相贯网格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果比较第65-90页
    6.1 不同跨度模型的建立第65-68页
        6.1.1 结构平面布置第65-66页
        6.1.2 定义杆件截面及材性第66页
        6.1.3 定义单元及实常数第66-68页
    6.2 静力分析对比第68-77页
        6.2.1 节点位移值对比第68-74页
        6.2.2 杆件内力对比第74-77页
    6.3 动力时程响应分析对比第77-89页
        6.3.1 模态分析对比第77-79页
        6.3.2 不同地震波的选用第79-80页
        6.3.3 Rayleigh阻尼模型第80-81页
        6.3.4 地震作用下不同跨度模型节点位移响应对比第81-86页
        6.3.5 地震作用下不同跨度模型杆件内力响应对比第86-89页
    6.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3页
    7.1 结论第90-91页
    7.2 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附录B:杆件单元编号图第97-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APO-34@Silicalite-1核壳结构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
下一篇:细菌纤维素防硬膜外粘连薄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