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钱”流入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页 |
·本文的框架 | 第16-17页 |
2. 我国“热钱”流入的现状 | 第17-21页 |
·“热钱”的涵义及特征 | 第17-18页 |
·“热钱”的涵义 | 第17页 |
·“热钱”的特征 | 第17-18页 |
·我国“热钱”规模分析 | 第18-21页 |
·“热钱”规模估算方法的概述 | 第18-19页 |
·本文“热钱”规模的估算 | 第19-21页 |
3. “热钱”流入我国的途径分析 | 第21-23页 |
·经常项目下流入 | 第21-22页 |
·通过贸易方式流入 | 第21-22页 |
·通过非贸易方式流入 | 第22页 |
·资本和金融项目下流入 | 第22-23页 |
·非法渠道流入 | 第23页 |
4.“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第23-31页 |
·“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第23-28页 |
·影响资产价格,阻碍资本市场发展 | 第24-26页 |
·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第26-27页 |
·使汇率政策的选择面临困境 | 第27-28页 |
·影响资金配置 | 第28页 |
·“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 第28-31页 |
·“热钱”流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29-31页 |
·“热钱”流入对需求结构的影响 | 第31页 |
5. 我国对“热钱”监管的现状 | 第31-35页 |
·经常项目的监管 | 第32-34页 |
·贸易外汇管理 | 第32-33页 |
·非贸易外汇管理 | 第33-34页 |
·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监管 | 第34-35页 |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管理 | 第34页 |
·外债管理 | 第34-35页 |
·有价证券的管理 | 第35页 |
6. “热钱”监管的国际间比较 | 第35-41页 |
·发达国家对“热钱”的监管 | 第35-36页 |
·新兴市场国家对“热钱”的监管 | 第36-40页 |
·巴西对“热钱”的监管 | 第37-38页 |
·智利对“热钱”的监管 | 第38-39页 |
·马来西亚和泰国对“热钱”的监管 | 第39页 |
·新兴市场国家的“热钱”监测预警模式 | 第39-40页 |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7. 完善我国对“热钱”监管的措施 | 第41-47页 |
·短期性措施 | 第41-45页 |
·控制“热钱”流入方面 | 第41-42页 |
·对于已入境“热钱”进行监测 | 第42-44页 |
·对“热钱”撤出的管理 | 第44-45页 |
·根本性措施 | 第45-47页 |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45页 |
·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区间 | 第45-46页 |
·适时开放资本账户开放 | 第46页 |
·保证“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