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设计思想 | 第10-28页 |
1.1 核苷类化合物简介 | 第10-13页 |
1.2 非环核苷的抗病毒活性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3 核苷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4 非环核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5 课题设计思想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新型非环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28-44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30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2 实验药品 | 第29-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2.3.1 1’-位不同烷基链取代的非环核苷的合成 | 第30-32页 |
2.3.2 1’-位其他基团取代的非环核苷的合成 | 第32-33页 |
2.3.3 6 位官能团化的非环核苷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4 手性非环核苷的合成 | 第34-3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2.5 产物的构型确定及表征 | 第37-44页 |
第三章 新型非环核苷的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第44-64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5-47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3.2.3 细胞株 | 第46页 |
3.2.4 培养基 | 第46页 |
3.2.5 胰蛋白酶溶液 | 第46-47页 |
3.2.6 四唑盐(MTT)溶液 | 第47页 |
3.2.7 待测化合物及阳性药物母液配制 | 第4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3.3.1 细胞复苏 | 第47页 |
3.3.2 细胞传代 | 第47-48页 |
3.3.3 非环核苷类化合物对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48-51页 |
3.3.4 非环核苷类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测试 | 第51-52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52-58页 |
3.4.1 非环核苷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IC50值 | 第52-57页 |
3.4.2 非环核苷类化合物对正常细胞抑制的IC50值 | 第57-58页 |
3.5 非环核苷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 第58-63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水溶液中HECK/氰基化串联反应合成 3-氰甲基吲哚酮 | 第64-76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65-66页 |
4.3 原料的合成 | 第66-67页 |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7-69页 |
4.4.1 催化剂和碱对反应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2 温度和水对反应的影响 | 第68-69页 |
4.4.3 亚铁氰化钾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69页 |
4.5 底物的适用范围 | 第69-71页 |
4.6 扩大量反应 | 第71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71-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4-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