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钢斜拉桥的概述 | 第11-13页 |
1.1.1 引言 | 第11页 |
1.1.2 钢斜拉桥的发展优势 | 第11-13页 |
1.2 斜拉桥施工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1.2.1 斜拉桥上部结构常用技术 | 第13-14页 |
1.2.2 影响施工工艺选择的因素 | 第14-15页 |
1.2.3 悬臂拼装法与大节段吊装法的对比 | 第15页 |
1.3 工程背景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钢斜拉桥上部结构的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17-42页 |
2.1 钢斜拉桥概况和构造 | 第17-24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17页 |
2.1.2 上部结构的基本构造 | 第17-24页 |
2.2 钢斜拉桥上部结构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24-29页 |
2.2.1 设计计算原理 | 第24-25页 |
2.2.2 材料特性取值和主要技术标准 | 第25页 |
2.2.3 荷载工况 | 第25-27页 |
2.2.4 上部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2.3 钢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29-41页 |
2.3.1 成桥阶段斜拉索的荷载作用 | 第29-30页 |
2.3.2 成桥阶段主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30-34页 |
2.3.3 成桥阶段钢索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34-40页 |
2.3.4 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案的比选和上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42-64页 |
3.1 合理施工方法的确定 | 第42-43页 |
3.1.1 确定合理施工状态的意义 | 第42页 |
3.1.2 确定合理施工状态的方法 | 第42-43页 |
3.2 主梁的施工方法的分类比较 | 第43-46页 |
3.3 主梁在组合法下的有限元分析 | 第46-53页 |
3.3.1 施工方法一的施工方案简图 | 第46-47页 |
3.3.2 方法一施工阶段的划分 | 第47-48页 |
3.3.3 主梁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计算分析 | 第48-50页 |
3.3.4 上部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内力计算分析 | 第50-53页 |
3.4 主梁在大节段吊装法下的有限元分析 | 第53-58页 |
3.4.1 施工工艺的简述 | 第53-55页 |
3.4.2 施工阶段的划分 | 第55-56页 |
3.4.3 钢箱梁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内力分析 | 第56-58页 |
3.5 分析结果与比较 | 第58-59页 |
3.6 斜拉桥索塔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63页 |
3.6.1 主梁施工方案的确定 | 第59-61页 |
3.6.2 索塔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计算结果 | 第61-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钢斜拉桥索塔的吊装受力分析和吊装工作 | 第64-93页 |
4.1 施工工艺简图 | 第64-66页 |
4.2 钢索塔的吊装受力分析 | 第66-77页 |
4.2.1 Zo节段吊装受力分析 | 第66-69页 |
4.2.2 钢索塔吊装的整体受力分析 | 第69-77页 |
4.3 钢索塔的吊装工作 | 第77-92页 |
4.3.1 索塔安装工艺流程 | 第77-78页 |
4.3.2 ZO节段吊装 | 第78-79页 |
4.3.3 钢索塔的整体段吊装 | 第79-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4页 |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