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心系病证论文--失眠、健忘论文

中药复方安寐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引言第15-17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7-25页
 一、中药治疗第18-21页
  (一) 平衡阴阳第19页
  (二) 调和气血第19页
  (三) 调理脏腑第19页
  (四) 化痰祛瘀第19-20页
  (五) 其它第20-21页
 二、针灸治疗第21-23页
  (一) 体针第21-22页
  (二) 耳针第22页
  (三) 电针第22页
  (四) 梅花针第22-23页
  (五) 皮内针第23页
  (六) 灸法第23页
 三、推拿治疗第23-24页
 四、刮痧疗法第24页
 五、针药结合疗法第24页
 六、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自拟中药复方安寐方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第25-40页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第25-31页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第25-26页
   (一) 诊断标准第25页
   (二) 纳入标准第25页
   (三) 排除标准第25-26页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第26-27页
   (一) 临床研究设计第26页
   (二) 随机化方法第26页
   (三) 治疗方法第26页
   (四) 疗程第26页
   (五) 观测指标第26-27页
   (六) 观察方法第27页
  三、疗效判定标准第27-28页
   (一)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第27页
   (二)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第27页
   (三) 睡眠效率疗效标准第27-28页
  四、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第28页
  五、临床研究记录第28页
  六、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第28-29页
  七、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第29页
  八、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第29-31页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第31-40页
  一、一般资料第31页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第31-34页
  三、疗效比较第34-38页
  四、安全性检测第38-39页
  五、不良事件观察第39-40页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第40-46页
 一、对失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第40-41页
 二、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第41页
 三、现代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第41页
 四、失眠症的发病率及危害性第41-42页
 五、失眠症的病因及分类第42-43页
 六、失眠症的发病机制第43-44页
 七、失眠症的西医治疗第44-45页
 八、对本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第45-46页
第四章 结语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6页
 附录1 中医症候量表第53-54页
 附表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脑安胶囊添加治疗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麻杏薏甘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应及相关病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