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检索的人脸图像分割技术实现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1 图像检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人脸分割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第12-16页
第2章 人脸五官结构模型的预处理方法第16-24页
    2.1 人脸分割技术的整体流程第16-17页
    2.2 人脸肤色特征预处理方法第17-19页
        2.2.1 色彩空间介绍第17-18页
        2.2.2 色彩空间选取第18-19页
    2.3 人脸几何特征处理方法第19-22页
        2.3.1 人脸图像旋转第19-21页
        2.3.2 人脸图像缩放第21-22页
    2.4 人脸纹理特征处理方法第22-23页
        2.4.1 纹理概述及定义第22-23页
        2.4.2 纹理描述技术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人脸图像肤色特征分割第24-38页
    3.1 人脸图像肤色分割技术第24-30页
        3.1.1 光线补偿第24-27页
        3.1.2 相似度计算第27页
        3.1.3 二值化图像第27-29页
        3.1.4 人脸区域标注第29-30页
    3.2 人脸五官的肤色特征第30-36页
        3.2.1 人脸肤色特征第30-31页
        3.2.2 眼睛肤色特征第31-33页
        3.2.3 双眉肤色特征第33页
        3.2.4 嘴唇肤色特征第33-34页
        3.2.5 五官分割第34-35页
        3.2.6 算法实现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人脸图像几何特征分割第38-51页
    4.1 人脸五官边缘检测及提取第38-42页
        4.1.1 边缘提取技术介绍第38-39页
        4.1.2 边缘提取算子介绍第39-40页
        4.1.3 各种边缘算子比较第40-42页
    4.2 人脸五官的几何特征第42-50页
        4.2.1 眼睛的几何特征第42-45页
        4.2.2 鼻子几何特征第45-46页
        4.2.3 嘴巴几何特征第46-48页
        4.2.4 结果分析第48-49页
        4.2.5 算法介绍第4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人脸图像纹理特征分割第51-57页
    5.1 常见的纹理分析方法第51-54页
        5.1.1 Tamura纹理特征第51-52页
        5.1.2 游程长度统计分析法第52-53页
        5.1.3 傅立叶变换法第53-54页
        5.1.4 上述几种方法的特点第54页
    5.2 人脸五官的纹理特征第54-56页
        5.2.1 眼睛纹理特征第55页
        5.2.2 鼻子纹理特征第55-56页
        5.2.3 嘴巴纹理特征第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系统设计与结果分析第57-89页
    6.1 系统框架设计第57-58页
    6.2 人脸图像预处理第58-60页
    6.3 人脸五官特征提取第60-76页
        6.3.1 人脸眼部区域特征提取第60-63页
        6.3.2 人脸鼻部区域特征提取第63-68页
        6.3.3 人脸嘴部区域特征提取第68-70页
        6.3.4 人脸噪声区域特征提取第70-76页
    6.4 人脸五官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第76-87页
        6.4.1 人脸眼睛区域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第77-81页
        6.4.2 人脸鼻部区域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第81-84页
        6.4.3 人脸嘴部区域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第84-87页
    6.5 本章小节第87-89页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γδT细胞抑制胰腺癌细胞增长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介质加载腔体和独块双工器的设计与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