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3.1 社区 | 第14页 |
1.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 第14-15页 |
1.3.3 满意度和关注度评价 | 第15-16页 |
1.3.4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1.3.5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1.4.1 角色差异性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性供给与使用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1.4.3 社区空间环境与公共服务的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7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1.7.1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1.7.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与分布 | 第29-46页 |
2.1 天河区的背景与社会经济特征 | 第29-31页 |
2.2 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与分布 | 第31-45页 |
2.2.1 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与分类 | 第31-32页 |
2.2.2 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与空间分布现状 | 第32-44页 |
2.2.3 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特征 | 第44-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实证调查 | 第46-66页 |
3.1 评价体系的目标 | 第46-47页 |
3.2 评价的调查主体与客体 | 第47-48页 |
3.2.1 评价的调查主体选择 | 第47页 |
3.2.2 评价的调查客体选择 | 第47-48页 |
3.3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8-51页 |
3.3.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8-49页 |
3.3.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49页 |
3.3.3 评价体系的目标层与指标层 | 第49-51页 |
3.4 调查的设计 | 第51-58页 |
3.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51-55页 |
3.4.2 调查程序的设计 | 第55-58页 |
3.5 调查数据的分析 | 第58-65页 |
3.5.1 调查样本的分析 | 第58-65页 |
3.5.2 数据质量的分析 | 第6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群体的类型与特征 | 第66-79页 |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66页 |
4.1.2 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群体的因子分析 | 第67-71页 |
4.2.1 因子分析的数据处理过程 | 第67-70页 |
4.2.2 设施使用者群体划分的主要影响因子 | 第70-71页 |
4.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群体的聚类分析 | 第71-78页 |
4.3.1 聚类分析的数据处理过程 | 第71-72页 |
4.3.2 设施使用者群体划分的类型与特征 | 第72-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79-117页 |
5.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79-80页 |
5.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总体分析 | 第80-87页 |
5.2.1 设施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 | 第80-84页 |
5.2.2 设施使用者的关注度评价 | 第84-87页 |
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相关分析 | 第87-95页 |
5.3.1 设施使用者特征与设施评价的方差分析 | 第87-90页 |
5.3.2 设施使用者特征与设施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第90-95页 |
5.4 不同群体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95-105页 |
5.4.1 不同群体的设施评价标准分析 | 第95-97页 |
5.4.2 不同群体的满意度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97-102页 |
5.4.3 不同群体的关注度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102-105页 |
5.5 不同角色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105-114页 |
5.5.1 设施提供参与者的关注度评价 | 第106-112页 |
5.5.2 不同角色的关注度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112-11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第六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性评价的反馈研究 | 第117-124页 |
6.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评价的原因分析 | 第117-121页 |
6.1.1 不同群体层面评价差异的原因 | 第117-119页 |
6.1.2 不同角色层面评价差异的原因 | 第119-121页 |
6.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评价对策建议 | 第121-12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9页 |
研究结论 | 第124-125页 |
研究启示 | 第125-127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2页 |
附录 | 第132-1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附件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