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第一节:有害藻华概述 | 第14-16页 |
1 有害藻华定义 | 第14-15页 |
2 有害藻华形成机制 | 第15-16页 |
·有害藻华形成的生物因素 | 第15页 |
·有害藻华形成的化学因素 | 第15页 |
·有害藻华形成的物理因素 | 第15-16页 |
3 有害藻华危害 | 第16页 |
第二节:有害藻华的防治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1 有害藻华的预防 | 第16-17页 |
·降低海水中营养盐浓度 | 第16页 |
·改善水质 | 第16-17页 |
·控制藻华生物外来种的入侵 | 第17页 |
2 有害藻华的治理 | 第17-25页 |
·物理方法 | 第17页 |
·生物方法 | 第17-18页 |
·化学方法 | 第18-21页 |
·天然矿物絮凝法 | 第21-25页 |
第三节:主要絮凝作用理论及其在海洋中微藻絮凝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第25-36页 |
1 传统絮凝模型 | 第25-26页 |
2 基于分形理论的絮凝作用模型 | 第26-30页 |
·分形理论 | 第26-27页 |
·分形理论在絮凝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3 海洋中有关藻细胞絮凝作用的研究 | 第30-35页 |
·大洋中藻细胞絮凝的理论研究 | 第30-31页 |
·粘土絮凝藻细胞的研究 | 第31-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节: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1 研究目标 | 第36页 |
2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第二章 不同种类粘土和性质对藻华生物絮凝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37-47页 |
1 前言 | 第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不同种类粘土的性质 | 第39-40页 |
·不同种类粘土对中肋骨条藻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中肋骨条藻的絮凝效率与粘土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粘土絮凝藻细胞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7-83页 |
1 前言 | 第47-48页 |
2 基本理论依据及与模型构建 | 第48-59页 |
3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59-82页 |
·絮凝动力学 | 第59-61页 |
·絮凝影响因素 | 第61-78页 |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78-82页 |
4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粘土对藻华生物的絮凝效率与分形特征的关系研究 | 第83-95页 |
1 前言 | 第83-8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4-8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3页 |
·粘土絮凝有害藻华生物的研究 | 第86-88页 |
·粘土-微藻生物絮体的分形维数 | 第88-91页 |
·粘土絮凝赤潮异弯藻的模拟研究 | 第91-93页 |
4 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其它颗粒材料絮凝有害藻华生物的实验研究 | 第95-103页 |
1 前言 | 第9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5-9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1页 |
·改性秸秆对赤潮异弯藻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97-98页 |
·改性秸秆对赤潮异弯藻的去除机制探讨 | 第98-101页 |
4 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9页 |
博士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