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页岩气藏储集层特征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页岩气藏气体运移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页岩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4 压裂水平井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5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多尺度页岩气藏中气体运移机理研究 | 第17-31页 |
2.1 多孔介质中气体运移机理和模型 | 第17-19页 |
2.1.1 多孔介质中气体运移机理 | 第17-18页 |
2.1.2 多孔介质中气体运移模型 | 第18-19页 |
2.2 微纳尺度页岩气藏中气体运移机理和模型 | 第19-22页 |
2.2.1 微纳尺度页岩气藏中气体运移机理 | 第20-21页 |
2.2.2 微纳尺度页岩气藏中气体运移模型 | 第21-22页 |
2.3 页岩气在有机质孔隙中流动 | 第22-28页 |
2.3.1 吸附解吸效应对有效孔隙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岩石力学效应对有效孔隙度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3 自由气的运移 | 第25-27页 |
2.3.4 吸附气的运移 | 第27页 |
2.3.5 页岩气在有机质孔隙中流动的表观渗透率 | 第27-28页 |
2.4 页岩气在无机质孔隙中流动 | 第28-29页 |
2.5 页岩气在微裂缝中流动 | 第29-30页 |
2.6 页岩气在水力裂缝中流动 | 第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页岩气藏TPFA-FVM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31-58页 |
3.1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渗流微分方程数值离散 | 第31-43页 |
3.1.1 TPFA-FVM数值离散方法 | 第31-34页 |
3.1.2 全隐式N-R迭代法求解 | 第34-43页 |
3.2 非结构PEBI网格 | 第43-52页 |
3.2.1 Delaunay三角剖分 | 第44-45页 |
3.2.2 Voronoi图 | 第45-47页 |
3.2.3 Voronoi图的生成 | 第47页 |
3.2.4 PEBI网格的剖分 | 第47-52页 |
3.3 井模型 | 第52-53页 |
3.3.1 Peaceman井模型 | 第52页 |
3.3.2 PEBI网格井模型 | 第52-53页 |
3.4 模型对比与验证 | 第53-57页 |
3.4.1 气体物性参数 | 第53-55页 |
3.4.2 模型对比 | 第55-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应用 | 第58-81页 |
4.1 页岩气藏单重介质数学模型及应用 | 第58-67页 |
4.1.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 第58页 |
4.1.2 数学模型描述 | 第58-59页 |
4.1.3 数学模型生产动态分析 | 第59-67页 |
4.2 页岩气藏双重介质数学模型及应用 | 第67-76页 |
4.2.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 第67页 |
4.2.2 数学模型描述 | 第67-68页 |
4.2.3 数学模型生产动态分析 | 第68-76页 |
4.3 页岩气藏三重介质数学模型及应用 | 第76-80页 |
4.3.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 第76页 |
4.3.2 数学模型描述 | 第76-77页 |
4.3.3 数学模型生产动态分析 | 第77-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81-83页 |
5.1 实例模型描述 | 第81-82页 |
5.2 实例模型分析 | 第82-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6.2 建议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