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资产证券化路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章结构 | 第12-13页 |
1.4 数据来源 | 第13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13页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3章 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应用情况 | 第17-24页 |
3.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3.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7-19页 |
3.2.1 国外资产证券化种类 | 第17-18页 |
3.2.2 我国资产证券化种类 | 第18-19页 |
3.3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 第19-20页 |
3.3.1 典型交易结构 | 第19页 |
3.3.2 双SPV交易结构 | 第19-20页 |
3.4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3.4.1 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 第20-22页 |
3.4.2 企业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类型不断丰富 | 第22-23页 |
3.4.3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我国航天产业资产证券化实施方向 | 第24-32页 |
4.1 我国航天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4.1.1 我国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 第24页 |
4.1.2 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4.2 我国航天产业运用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4.2.1 航天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有限 | 第25-26页 |
4.2.2 航天产业进入了批量发展的黄金时期 | 第26页 |
4.2.3 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 第26-27页 |
4.3 政策分析 | 第27-28页 |
4.4 基础资产分析 | 第28-30页 |
4.4.1 航天产业资产概况 | 第28-29页 |
4.4.2 航天产业市场情况 | 第29页 |
4.4.3 卫星运营服务业务构成 | 第29-30页 |
4.5 我国航天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向 | 第30-32页 |
第5章 我国航天产业资产证券化实施路径研究 | 第32-47页 |
5.1 实施路径关键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5.2 卫星收益权未来现金流分析 | 第33-38页 |
5.2.1 现金流稳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5.2.2 现金流量化分析 | 第34-35页 |
5.2.3 现金流敏感性分析 | 第35-37页 |
5.2.4 现金流量化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5.3 基础资产池的构建 | 第38-40页 |
5.3.1 基础资产池的构建原则 | 第38页 |
5.3.2 资产池的构建思路 | 第38-39页 |
5.3.3 资产池的构建方法 | 第39-40页 |
5.4 交易结构的设计 | 第40-42页 |
5.4.1 用户的分类 | 第40页 |
5.4.2 发起人的选择 | 第40-41页 |
5.4.3 SPV的设置 | 第41页 |
5.4.4 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 | 第41-42页 |
5.4.5 涉密及敏感信息的处理 | 第42页 |
5.5 实施路径建议 | 第42-45页 |
5.5.1 准备阶段 | 第43页 |
5.5.2 实施阶段 | 第43-44页 |
5.5.3 运行阶段 | 第44-45页 |
5.6 风险评估分析 | 第45-47页 |
5.6.1 恶意竞争风险 | 第45页 |
5.6.2 基础资产风险 | 第45页 |
5.6.3 技术替代风险 | 第45-46页 |
5.6.4 道德风险 | 第46-47页 |
第6章 我国航天产业资产证券化建议 | 第47-50页 |
6.1 国家政策与法律环境 | 第47-48页 |
6.2 航天产业内部的发展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A 高精度遥感卫星应用需求范围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