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地域性文化与公共空间关系探讨--以陇州文化产业园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缘起与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 选题缘起第10页
        1.1.2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2页
    1.4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2-14页
        1.4.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2-13页
        1.4.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13-14页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第14-15页
2. 地域性文化解析第15-28页
    2.1 地域性文化的含义第15-16页
        2.1.1 地域含义的界定第15页
        2.1.2 文化含义的界定第15-16页
        2.1.3 地域文化含义的界定第16页
    2.2 地域性文化的发展成因以及发展历程第16-19页
        2.2.1 地域性文化与人的关系第16-17页
        2.2.2 地域性文化的发展成因第17-19页
        2.2.3 地域性文化的发展历程第19页
    2.3 地域性文化的特性第19-22页
        2.3.1 地域性文化的环境性第19-20页
        2.3.2 地域性文化的长久性第20页
        2.3.3 地域性文化的流动性第20页
        2.3.4 地域性文化的传承性第20-21页
        2.3.5 地域性文化的广泛性第21页
        2.3.6 地域性文化的不可再生性第21-22页
    2.4 陇州地域性文化第22-26页
        2.4.1 陇州地域性文化发展成因及特性第22页
        2.4.2 陇州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第22-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3. 公共空间解析第28-47页
    3.1 公共空间的含义第28-30页
        3.1.1 空间概念解析第28页
        3.1.2 城市空间概念解析第28-29页
        3.1.3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概念解析第29页
        3.1.4 城市中公共空间概念解析第29-30页
    3.2 公共空间的发展成因及其特征第30-37页
        3.2.1 公共空间的发展成因第30-31页
        3.2.2 公共空间的构成第31-35页
        3.2.3 公共空间的特性第35-37页
    3.3 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第37-40页
        3.3.1 公共空间的视觉审美价值第37-38页
        3.3.2 公共空间的意识认知价值第38-39页
        3.3.3 公共空间的行为心理价值第39-40页
    3.4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第40-45页
        3.4.1 急功近利的快速发展第41-42页
        3.4.2 地域性特色的遗失第42页
        3.4.3 人文情怀的缺失第42-43页
        3.4.4 盲目崇拜与抄袭第43页
        3.4.5 华丽的形式主义第43-44页
        3.4.6 盲目的拆除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地域性文化与公共空间关系探讨的理论框架第47-66页
    4.1 地域性文化与公共空间关系构成因素解析第47-51页
        4.1.1 映现型因素第47-50页
        4.1.2 匿伏型因素第50-51页
    4.2 地域性文化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联系第51-57页
        4.2.1 地域性文化对公共空间的影响第51-55页
        4.2.2 公共空间是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载体第55-57页
    4.3 地域性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表达要素分析第57-63页
        4.3.1 空间序列第57-62页
        4.3.2 特殊空间第62-63页
    4.4 地域性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与运用第63-65页
        4.4.1 地域性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第63-64页
        4.4.2 地域性文化运用于公共空间中的设计手法第64-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地域性文化与公共空间关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探讨第66-111页
    5.1 项目背景概述第66-75页
        5.1.1 地理区位第66-67页
        5.1.2 交通区位第67-68页
        5.1.3 规划范围第68-69页
        5.1.4 陇州发展环境分析第69-71页
        5.1.5 陇州旅游发展环境分析第71-75页
    5.2 项目场地概述第75-79页
        5.2.1 区位条件第75-76页
        5.2.2 生态环境(图 5-15)第76页
        5.2.3 内部交通现状(图 5-16)第76-78页
        5.2.4 土地利用现状(图 5-17)第78页
        5.2.5 周边环境现状(图 5-18)第78页
        5.2.6 视线分析(图 5-19)第78-79页
        5.2.7 地形分析(图 5-20)第79页
    5.3 地域性文化在项目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第79-92页
        5.3.1 陇州地域性文化主题提炼第79-81页
        5.3.2“秦源”文化综合体(图 5-23)第81-83页
        5.3.3“秦源”空间综合体第83-88页
        5.3.4 分区策划第88-92页
    5.4 地域性文化在项目公共空间中的塑造要素——以“秦源”产业园区中陇州民俗社火博物馆为例第92-110页
        5.4.1 区位分析(图 5-40)第93页
        5.4.2 设计主题构思第93-96页
        5.4.3 文化元素表现第96-110页
    5.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结语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页
图表附录第116-121页
    1. 图片索引第116-120页
    2. 图表索引第120-121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葑泾访古的复古--董其昌早期山水画二度创作研究
下一篇:静穆之境—尤恩·乌格罗对我绘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