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前言 | 第17-23页 |
课题研究路线 | 第23-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一.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二. 溶液配制 | 第25页 |
三.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四. 实验方法步骤 | 第26-30页 |
五. 限制性内切分析 | 第30-32页 |
六. 临床资料检测 | 第32页 |
七.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八. 统计学处理 | 第33-34页 |
结果 | 第34-42页 |
1. 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平衡检验 | 第34-35页 |
2. 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GNAS1基因第5号外显子T393C多态性 | 第35页 |
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35-36页 |
4. GNAS1 T393C SNP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 第36-38页 |
5. GNAS1 基因T393C位点多态性对非瓣膜性房颤的相对危险度 | 第38-39页 |
6. GNAS1 基因T393C位点C等位基因对非瓣膜性房颤的相对危险度 | 第39页 |
7. LF/HF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 | 第39-40页 |
8. GNAS1 基因T393C位点基因型与HRV的关系 | 第40-41页 |
9. LF/HF与GNAS1基因T393C的差异比较关系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6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局限性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2页 |
统计学证明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