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含氮杂环铂(Ⅳ)类配合物的合成、抑菌性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6页
   ·前言第12-13页
   ·含氮杂环配合物概述第13-14页
   ·铂及其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抗癌作用第14-19页
     ·铂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第14页
     ·铂类抗癌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第一代铂类抗癌药—顺铂(Cisplatin)第15页
       ·第二代铂配合物—卡铂(Carboplatin)第15页
       ·第三代铂配合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第15-16页
       ·非经典新型铂类抗癌金属配合物第16-19页
   ·非铂类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非铂类抗癌药物第19-22页
       ·钛抗癌配合物第19-20页
       ·钌抗癌配合物第20页
       ·锗抗癌配合物第20-21页
       ·有机锡抗癌配合物第21页
       ·钯抗癌配合物第21页
       ·铜抗癌配合物第21-22页
       ·稀土抗癌配合物第22页
   ·抗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抗菌金属配合物的发展背景第22页
     ·稀土配合物抗菌性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抗菌性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金属配合物抗菌机理的初探第24-25页
   ·金属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第25-34页
     ·DNA 的组成及结构特征第26-27页
       ·DNA 的组成第26页
       ·DNA 的结构第26-27页
     ·药物与DNA的作用方式第27-30页
       ·非共价键结合第27-29页
       ·共价结合第29页
       ·剪切作用第29-30页
     ·DNA 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30-34页
       ·光谱学方法第30-32页
       ·电化学方法第32-33页
       ·核磁共振波谱法第33-34页
       ·粘度法第34页
       ·凝胶电泳法第34页
   ·本文设计思路及研究意义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6页
第二章 含氮杂环铂(Ⅳ)二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研究第46-58页
   ·前言第46-47页
   ·实验部分第47-49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7-48页
     ·菌种及培养第48页
     ·含氮杂环铂(Ⅳ)二元配合物的合成第48-49页
       ·配体2,2′-联咪唑的合成第48页
       ·铂(IV)咪唑配合物(Ⅰ)和铂(IV)邻菲咯啉配合物(Ⅲ)的合成第48页
       ·铂(IV)2,2′-联咪唑配合物(Ⅱ)的合成第48-49页
     ·三种铂(IV)配合物的组成分析方法第49页
     ·抑菌测试过程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含氮杂环铂(Ⅳ)二元配合物的表征第49-53页
       ·配合物的组成及一般性质第49-50页
       ·配合物红外光谱第50-51页
       ·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第51页
       ·配合物差热-热重分析第51-52页
       ·配合物核磁共振谱第52-53页
     ·配体及配合物对被测菌抑菌圈的测定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三章 含氮杂环铂(Ⅳ)二元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研究第58-73页
   ·前言第58页
   ·实验部分第58-59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8-59页
     ·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实验方法第59页
       ·DNA 与EB 结合的最佳浓度测定第59页
       ·EB 存在下铂(IV)配合物与DNA 的结合第59页
       ·离子强度对配合物-DNA-EB 体系荧光性质的影响第59页
       ·热变性实验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70页
     ·EB 与DNA 的结合性质第59-62页
     ·铂(IV)配合物与DNA 的结合作用第62-70页
       ·配合物对DNA 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62-63页
       ·配合物对 EB-DNA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配合物对DNA-EB 体系荧光猝灭方式的判断第64-66页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66-67页
       ·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的判断第67-68页
       ·离子强度对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影响第68-69页
       ·热变性实验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四章邻菲咯啉铂(Ⅳ)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 DNA 相互作用研究第73-88页
   ·前言第73-74页
   ·实验部分第74-75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74页
     ·铂(Ⅳ)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第74-75页
       ·铂(Ⅳ)-邻菲咯啉-草酸三元配合物(Ⅳ)的合成第74页
       ·铂(Ⅳ)-邻菲咯啉-甘氨酸三元配合物(Ⅴ)的合成第74-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5页
     ·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结构表征第75-77页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及性质第75页
       ·红外表征第75-76页
       ·紫外-可见光谱第76页
       ·差热-热重分析第76-77页
     ·配合物与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第77-85页
       ·配合物对DNA 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77-78页
       ·配合物对EB-DNA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第78-79页
       ·配合物对DNA-EB 体系荧光猝灭方式的判断第79-80页
       ·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80-82页
       ·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的判断第82-83页
       ·离子强度对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影响第83-84页
       ·热变性实验第84-85页
   ·结论第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粉促进羰基化合物的硅醚化、烯基化及环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B-Z化学振荡反应的机理及其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