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耧斗菜属分子系统发育与遗传结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 1.1 植物系统发育 | 第8-9页 |
| 1.1.1 植物系统发育简介 | 第8页 |
| 1.1.2 植物分子系统学简介 | 第8-9页 |
| 1.1.3 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 | 第9页 |
| 1.2 群体遗传学 | 第9-11页 |
| 1.2.1 群体遗传学的概念 | 第9-10页 |
| 1.2.2 群体遗传学的相关理论 | 第10-11页 |
| 1.3 耧斗菜属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1.3.1 耧斗菜属简介 | 第11-13页 |
| 1.3.2 耧斗菜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3-14页 |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7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7-18页 |
| 2.2.1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2.2.2 试剂 | 第17-18页 |
| 2.3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 | 第19页 |
| 2.5 cpDNA序列标记 | 第19-22页 |
| 2.5.1 cpDNA引物的选择 | 第19页 |
| 2.5.2 cpDNA引物群体扩增和测序 | 第19-22页 |
| 2.5.3 cpDNA序列的数据分析 | 第22页 |
| 2.6 核基因标记 | 第22-27页 |
| 2.6.1 核基因引物的选择 | 第22-23页 |
| 2.6.2 核基因引物群体扩增 | 第23-24页 |
| 2.6.3 核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24-26页 |
| 2.6.4 核基因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 3.1 遗传多样性 | 第27-29页 |
| 3.1.1 核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7-28页 |
| 3.1.2 cp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8-29页 |
| 3.2 中性检验 | 第29-30页 |
| 3.3 遗传距离分析 | 第30-32页 |
| 3.3.1 基于核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第30-31页 |
| 3.3.2 基于cpDNA的遗传距离分析 | 第31-32页 |
| 3.4 单倍型分析 | 第32-34页 |
| 3.4.1 核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第32-34页 |
| 3.4.2 cpDNA的单倍型分析 | 第34页 |
| 3.5 中国东北地区耧斗菜属系统发育 | 第34-38页 |
| 3.5.1 核基因谱系发育分析 | 第34-35页 |
| 3.5.2 cpDNA谱系发育分析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2页 |
| 4.1 中国东北地区耧斗菜属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第38-39页 |
| 4.2 中国东北地区耧斗菜属物种的遗传分化 | 第39-40页 |
| 4.3 中国东北地区耧斗菜属物种分子系统发育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