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红火人生—象征与隐喻理论视域下壮侗语民族的“火”文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11-18页
    (一) 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第12-16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第16-18页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一、壮侗语民族“火”文化的衍生语境第18-22页
    (一) 族源与历史第18-19页
    (二) 生态与环境第19-20页
    (三) 语言与文化第20-22页
二、壮侗语民族“火”的起源神话与传说第22-30页
    (一) 壮侗语民族的“火”的起源神话传说第22-28页
    (二) 象征境界的二元结构:生殖与毁灭第28-30页
三、壮侗语民族的生活与“火”第30-36页
    (一) 火的纹饰第30-31页
    (二) 火的颜色:隐喻的力量第31-32页
    (三) 饮食与“火”第32-33页
    (四) 家屋与火:象征性秩序的构建与香火永续观念第33-36页
四、壮侗语民族的人生礼仪与“火”:两个世界第36-39页
    (一) 婚俗与育俗第36-37页
    (二) 丧葬习俗第37-39页
五、壮侗语民族民族的“火”的信仰与禁忌:人与自然的统一第39-44页
    (一) 壮侗语民族的节庆与祭祀第39-42页
    (二) 人与自然的统一:“火”的信仰与禁忌第42-44页
        1. “火”的禁忌第42页
        2. “火”的仪式与信仰:“人”与“火”的关系第42-44页
六、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链霉菌BAF-071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Bafilomycins的研究
下一篇:轻罪制度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