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历史分析法 | 第13页 |
二、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行政许可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二、股票发行许可制度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第二章 "促进股市形成"之目的与股市初建期的许可要件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该阶段的相关背景 | 第18-20页 |
一、政府对股份制持谨慎态度 | 第18-19页 |
二、国企对股份制有迫切需求 | 第19页 |
三、地方多头审批制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促进股市形成"目的下许可要件构成及其成因 | 第20-26页 |
一、发行对象的限制要件 | 第21-22页 |
二、关于"股息、红利和能否退股"的要件 | 第22-23页 |
三、所有制要件 | 第23页 |
四、固定资产事先批准要件和产业政策要件 | 第23-24页 |
五、占股比例要件 | 第24-25页 |
六、记名要件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许可要件的过度管制特征 | 第26-28页 |
一、不区分公开发行和私募发行 | 第26-27页 |
二、忽视企业及投资者利益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股市工具化"理念与统一市场时期的许可要件 | 第28-40页 |
第一节 该阶段的相关背景 | 第28-31页 |
一、股份制的正当性得到确认 | 第28-29页 |
二、对股市严格管控并使其为国企脱困服务 | 第29页 |
三、全国统一审批制度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股市工具化"理念下许可要件构成及其成因 | 第31-37页 |
一、额度管理要件和指标管理要件 | 第31-32页 |
二、产业政策要件和国企优先要件 | 第32-33页 |
三、市场行情要件 | 第33-34页 |
四、发行价格要件 | 第34-35页 |
五、公司职工股要件 | 第35-36页 |
六、B股的发行主体要件和发行对象要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许可要件发生异化的具体特征 | 第37-40页 |
一、部分许可要件于法无据 | 第37-38页 |
二、部分许可要件违反"最小干预"原则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市场化"目标与核准制时期的许可要件 | 第40-54页 |
第一节 该阶段的相关背景 | 第40-43页 |
一、内外因素共同推动"市场化"进程 | 第40-41页 |
二、股改、金融危机、股灾依次影响股票市场 | 第41页 |
三、股票发行许可由"审批制"转为"核准制"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市场化"目标下许可要件构成及其成因 | 第43-49页 |
一、推荐主体要件 | 第43-44页 |
二、信息披露要件 | 第44-45页 |
三、发行价格要件 | 第45-46页 |
四、持续盈利要件 | 第46-47页 |
五、国有股减持要件 | 第47-48页 |
六、扶贫要件 | 第48-49页 |
第三节 许可要件"市场化"所呈现出的特征 | 第49-54页 |
一、向市场放权 | 第49-50页 |
二、因"层"而异 | 第50-51页 |
三、隐形管制 | 第51-52页 |
四、市场化过程艰难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完善建议 | 第54-60页 |
第一节 股票首次发行许可要件的总体特征 | 第54-57页 |
一、现实需求导致部分许可要件违法 | 第54-55页 |
二、以政府视角调节许可要件所涉及的利益 | 第55-56页 |
三、许可要件的设立逐渐重视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完善建议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