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1页 |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 (一) 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四、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二)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21-29页 |
| 一、国外相关文献 | 第21-23页 |
| (一) 国外对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 | 第21页 |
| (二) 国外的粮食安全衡量标准 | 第21-22页 |
| (三) 国外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2-23页 |
| 二、国内相关文献 | 第23-27页 |
| (一) 国内对于粮食安全现状的评价 | 第23-24页 |
| (二) 国内的粮食安全衡量标准 | 第24-25页 |
| (三) 国内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5-27页 |
| 三、文献简评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 第29-40页 |
| 一、城镇化发展状况及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 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 三、粮食安全现状及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比较分析 | 第34-39页 |
| (一)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第34-37页 |
| (二) 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粮食安全状况的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 四、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9页 |
| 一、VAR模型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 (一) 单位根检验 | 第40页 |
| (二)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0-41页 |
| (三)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1-42页 |
| 二、数据来源与指数选取 | 第42-43页 |
| (一)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 (二) 指标选取 | 第42-43页 |
| 三、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43-45页 |
| 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 (一) 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二)S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五、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 一、基本结论 | 第49页 |
| 二、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 (一) 城镇化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区域特征 | 第49-50页 |
| (二) 正确看待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 第50页 |
| (三) 促进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互动协调发展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