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2.1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 第20-24页 |
2.1.1 旅游资源开发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 第20-21页 |
2.1.2 旅游收入大幅增加,产业地位不断上升 | 第21-22页 |
2.1.3 政府积极主动引导,社区参与程度提升 | 第22-24页 |
2.2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24-26页 |
2.2.1 管理协调不够 | 第24页 |
2.2.2 科学规划缺失 | 第24页 |
2.2.3 政策扶持不力 | 第24-25页 |
2.2.4 产业链不持续 | 第25页 |
2.2.5 专业化程度低 | 第25-26页 |
2.3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机会 | 第26-27页 |
2.3.1 定位全域旅游发展 | 第26页 |
2.3.2 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 第26页 |
2.3.3 对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 第26-27页 |
2.3.4 融合新农村建设 | 第27页 |
2.4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挑战 | 第27-29页 |
2.4.1 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内部差异 | 第27页 |
2.4.2 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较相邻市州有较大差距 | 第27-28页 |
2.4.3 乡村旅游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分析 | 第29-57页 |
3.1 益阳市典型乡村旅游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 第29-42页 |
3.1.1 典型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自身效益分析 | 第29-35页 |
3.1.2 典型乡村旅游项目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分析 | 第35-41页 |
3.1.3 典型乡村旅游项目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3.2 评价体系选取原则 | 第42页 |
3.3 评价体系指标层次结构分解 | 第42-46页 |
3.3.1 政府效益体系 | 第43-44页 |
3.3.2 企业效益体系 | 第44页 |
3.3.3 农民效益体系 | 第44-46页 |
3.4 基于TOPSIS方法的综合效益分析 | 第46-57页 |
3.4.1 TOPSIS方法原理 | 第46-47页 |
3.4.2 TOPSIS方法步骤 | 第47-48页 |
3.4.3 TOPSIS方法计算与分析 | 第48-57页 |
第四章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 第57-65页 |
4.1 政府主导型 | 第57-61页 |
4.1.1 作出科学战略决策 | 第57-58页 |
4.1.2 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 第58页 |
4.1.3 实施各项扶持政策 | 第58-59页 |
4.1.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9-60页 |
4.1.5 开展有力宣传推介 | 第60-61页 |
4.1.6 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 第61页 |
4.2 企业主体型 | 第61-63页 |
4.2.1 培育大型旅游企业 | 第61-62页 |
4.2.2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 第62页 |
4.2.3 完善创新经营模式 | 第62-63页 |
4.3 农民参与型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益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5-69页 |
5.1 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机制 | 第65页 |
5.2 加快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培训和建设 | 第65-66页 |
5.3 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 第66页 |
5.4 转变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运营模式 | 第66-67页 |
5.5 加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制度化建设 | 第67-69页 |
结束语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页 |